“是啊,林海同志的特点是工作有闯劲,肯动脑筋,敢于挑重担,也善于挑重担。”
姚广旬点了点头:“在我看来,敢挑重担,是年轻干部最优秀的品质,事实无数次的证明,我们的队伍里不乏聪明绝顶之人,但在关键时刻,敢挑重担者却是屈指可数啊,现在的年轻干部,更多的是想走捷径,遇到难题,基本都是想办法绕开。如果不具备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再聪明再有能力,也不堪大用。”
寥寥数语,无形之中等于给林海的脑袋上加了道光环,连李光旭也很是意外,林海更是呆若木鸡,有点不知所措,只剩下僵硬的微笑了。
“今年多大了?”姚广旬问道。
“三十七岁,姚老。”林海连忙说道。
姚广旬扭头看了眼李光旭,问道:“光旭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三十七岁的时候,还没进市委常委吧?”
李光旭笑着道:“是的,我三十六岁的时候担任副市长,四十一岁才进入市委常委。”
“这么说,林海同志算是创造了个新纪录呗。”
“是的,他是抚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委常委。”李光旭说道。
姚广旬连连点头:“江山代有能人出啊,只有让年轻人迅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事业才更有希望。”
陪同姚广旬来抚川的省委常委、副书记张修光则接了一句:“姚老说得非常对,林海同志也是省委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
姚广旬听罢,微笑着拍了下林海的肩膀:“这个起点可不低啊,好好干,别辜负了大家的厚望啊。”
林海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我一定继续努力,绝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厚望。”
姚广旬则笑着道:“你太紧张了,放松点,别看前呼后拥的,但其实我说话还没有李光旭好使呢!我现在就是个退休老头,所以,千万别拿我当回事。”
众人听罢,都微笑不已。
张修光赶紧说道:“姚老虽然退下来了,但说话照样好使,让光旭书记立正,他都不敢稍息啊。”
“对,张书记说得对,姚老,要不,您给来个口令?”李光旭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