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的景象完全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
原本常年聚集在街道两侧的众多摊贩都被驱赶干净,那些用破砖烂瓦临时搭建的塑料棚子也都被拆掉了,一眼望去,很是整洁。
路面上新近喷涂的分道线和交通标志亮得晃眼,商铺整齐划一的牌匾更是赏心悦目,就连平日里三五成群在街边晒太阳和下象棋的退休老头,看上去都比平时年轻了许多。
执勤的警员们更是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基本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同志,崭新的警服,雪白的手套,身材挺拔,英姿勃勃。
在警戒线后面,是数百名夹道欢迎的群众,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考虑得也非常周到,车队经过之际,所有人都热烈鼓掌,最前排戴着红领巾的十多名小朋友,还齐刷刷的行了标准的队礼。
冬日的暖阳照耀之处,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
林海不得不佩服李光旭的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平息了事态,稳定的局势,还让老旧破败的矿区摇身一变,成为了眼前的模样,其组织和动员能力,着实不简单。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明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强悍的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令人恐怖。
按照行程安排,车队没有停下,而是穿过生活区,直奔矿业公司所在地。
当矿业公司大门映入眼帘之际,林海不由得目瞪口呆。
一夜之间,锈迹斑斑的大门被换成了锃亮的不锈钢伸缩门,门卫室也粉刷一新,窗户上残缺的玻璃也都安装好了,尽管是在冬季,但厂区的路面还是被重新铺了一遍,这显然是糊弄人的,东北地区早春季节的气温,根本不符合路面施工的标准,随着温度的升高,铺设的沥青很快就会变形和龟裂,不过应付姚广旬来考察这几个小时,还是没有问题的。
厂区内更是下足了功夫,但凡是无法修缮的,一律用围挡遮住,那些露天停放了三年的各种车辆设备,也都被清洗擦拭过,能否启动不知道,但至少远远望去,状态还是不错的。
至于厂区的办公楼,更是被彻底的打扫了一遍,用窗明几净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上次风波中被砸得七扭八歪的办公桌椅也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崭新的办公设备。
不过,毕竟是已经停产了,如果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也说不过去,所以,偌大的厂区内空荡荡的,只有五六十名身穿整齐工装的职工,在办公楼前列队欢迎。
林海看了眼人群,差点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