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防空警报已经很陌生了,只有在每年的特定日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才会鸣响几分钟而已。
但在矿区,情况却并非如此。
每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之际,警报就会被拉响,当凄厉的声音传来,无数人会冲出家门,长时间的聚集在矿井的入口,默默的祈祷着自己的在千米深井下的亲人能安然无恙。
相比发达国家,国内的矿产企业的安全事故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由于技术和开采手段落后,冒顶、塌方、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频发,在柳杖子矿人的记忆中,防空警报是死神的同行者,每当响起,就意味着某一个家庭会面临灭顶之灾。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矿区的安全事故大幅度降低,防空警报的鸣响次数也少了许多,但即便如此,这种特有的声音,仍旧成为了矿区人噩梦般的回忆。
警报声仍旧在持续着,那声音既像是倾诉,又如同呜咽,在寂静的矿区上空盘旋不去,令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怎么回事?!”李光旭低声说道,他眉头紧锁,脸色铁青,尽管还极力保持着平静,但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已经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展露无余。
林海和焦科长几乎同时站了起来,他正想拔腿往外走,却发现李光旭朝他递了个眼色,于是只好默默的坐了下去。
“我出去看看,可能是系统有故障吧。”焦科长说着,拔腿往会议室外走去,另有几个年轻人也跟了过去。
转眼五分钟过去了,警报声仍旧没有停下来。焦科长等人也一去不返,没了音信。
会议室里的人渐渐有些坐不住了。两名随行的央媒记者好几次想出去看看情况,都被姚广旬制止了。
“不要添乱,等焦总经理回来再说。”他低声说道。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焦科长带着两个手下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径直到了李光旭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李光旭的脸色大变,没跟任何人打招呼,便起身下了主席台,跟着焦科长便离开了会议室。把目瞪口呆的众人撇在了原地。
此举令所有人都呆住了。
要知道,姚广旬是某协的副主席,绝对的高级领导干部,李光旭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便自顾自的走了,如此严重失礼,明显是方寸大乱。
场面一度有些混乱,大家或窃窃私语,或拨打电话询问情况,总之乱成一团。
林海的脑子飞速的转着,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能否抓得住,就看接下来的表现了。
他想起了李光旭的那句话,主角,从来都是抢来的,你自己不靠前,没人会让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