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凤的话并无道理,只是这市场开拓还没开始,不能等到黄瓜长出来了才去找销售。
“卢总,你的建议是对的,但是咱们不认识那边的经销商,你得安排人提前去拓展业务了。”
“黄总,我知道,现在让翁柯他们三人先负责把这几百亩的黄瓜种植完。
离黄瓜上市还有两三个月,不用着急。等黄瓜种植完,我让翁柯去跑业务。
已经跟他沟通过了,他也愿意去做!”
“好,这事情你安排好就行。”
黄星熠还是觉得邕城的市场不能放弃,到时候让33叔天天拉货到农贸市场批发,两边一起卖,能快速回款。
有卢海凤主持有机肥厂的工作,黄星熠非常放心,不用天天过来这边安排工作。
卢海凤也是个实干派,第2天就安排几个开挖机的,在一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平整土地。
先整出两亩地来,在这里盖两间大型的试验房。如果今年能把蝎子和蜈蚣养成功了,明年就在这整个百八十亩地专门养殖蜈蚣和蝎子。
黄星熠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好给调拨50万资金,第2天下午准时报到了有机化肥厂的公账,并且表明是蝎子和蜈蚣的养殖专用款。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在等待郝主任反馈的这段时间里,黄星熠白天写毕业论文,晚上编写蚯蚓的书籍。
这期间,黄星熠联系过两次郝主任,可得到的都不是正面的回答,不是让他等一等,要不就是暂时没有可出售的厂房。
这一等就到了4月下旬,黄星熠的毕业论文都写完了,经过检查发现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交给了孙教授,并且注明了如果论文通过不公开发表。
没办法,他这篇论文洋洋洒洒写了七八十张纸,而且是双面打印的。
内容就是这两年养殖大闸蟹的经验,虽然黄欣怡掌握的技术并没有百分百写在了上面,但是写上去的绝对是真实有效的,一旦公开发表,黄星熠相信会造福很多人!
他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算是比较先进的,从黄萍大老远地过来采购他的大闸蟹就可见一斑。
之所以暂时不选择公开,是因为他在写毕业论文之前,一些关键的技术在申请专利,正在走流程,暂时还没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