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展眉,案头朱批未干的奏章被风掀起一角,“尤其是平州,今岁年终呈报,竟无一处县镇遭寒灾侵袭。家家户户仓廪盈实,棉衣裹身,炭火驱寒,赋税更是较往年激增五倍有余。此等盛景,实乃天佑大楚!”
群臣纷纷躬身,山呼“皇上圣明”的声浪震得梁间铜铃叮咚作响。帝王抬手虚按,目光扫过绯袍如云的文武百官:“然平州能有今日之盛,绝非偶然。内阁即刻拟旨,重赏诚王与平州巡抚,此事当昭告天下,以彰其功!”
待朝堂渐静,帝王又抚着腰间九龙佩,目光落在右侧首座的白发老臣身上:“更不可忘一人,平南侯林风。”他的声音里带着三分赞赏,“自其于泉州郡推行惠民新政,不过半载光阴,百姓便从困顿中脱身。商贾货通南北,农夫田亩增收,学子得以免费入塾,匠人手艺传扬,整个泉州郡仿若枯木逢春,焕发出勃勃生机。”
阶下文官交头接耳,户部尚书捻着胡须低声赞道:“听闻泉州新修的水利沟渠,可保方圆百里旱涝无忧。”
“而且泉州郡从县城到村镇,无不道路宽阔,比之楚都也无不及也。”
“……”
其他群臣也微微颔首。
“其余城郡见泉州之变,纷纷效仿,如今平州上下,处处祥和安宁。”楚帝猛地起身,冕旒撞击出清脆声响,“朕意已决!将平南侯之惠民策定为当朝国策,各州郡即刻筹备,全力推行!无论山川险阻,务必让这新政惠及天下子民!”
话音未落,左侧班列中忽有御史出列,手中笏板叩地:“陛下三思!各地风土民情各异,贸然推行恐生变故……”
楚帝冷笑一声,打断道:“平州十五城皆可,其他州郡岂会不行?若有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他扫视众人,目光如炬,“朕要这大楚万里山河,尽是新政润泽之地!”
朝堂之上,群臣再次拜倒山呼万岁。
“太子,”楚帝突然说道:“最近朕身体欲觉困乏,想多休息,以后如果朕不上早朝,你就代朕主持朝政。”
太子微微一愣,旋即面露喜色,“是,父皇。”
“好了,退朝吧。”
众官散去,端王一脸铁青地走出宏德殿。
“端王爷!”李怀从后面跟了过来。
“李丞相。”
“王爷何故愁眉苦脸?”
“你这是明知故问。”端王说道:“刚才父皇无疑在说明两件事,首先他龙体有恙。其次,他很可能要扶持太子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