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还给这进贡之举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岁马!
岁马、质子、称臣......
有这三把利刃直刺北胡国运,只要奉国不过分衰落,这片草原怕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强大帝国了。
当然,李彻也深知做人留一线的道理。
北胡毕竟是彪悍的游牧民族,没有农耕民族的稳定收成,还需要劫掠才能维持民生。
真把他们逼急了,就是不敢和奉国作对,怕不是也会跑到西边去,到时候谁还给自己上供?
于是,李彻又提出了‘互市’之策。
在奉国和草原边境的四十里以内,建设数座集市和交易点,双方边民皆可在此进行商品交换。
北胡人可以得到粮食、铁器、布匹,奉国也能交易到牛、羊、皮革。
若是遇到天灾,北胡部族也可向奉国寻求帮助,别的不能保证,粮食还是可以借给他们的。
但借粮也不是白借的,不说九出十三归,收你十分利不过分吧?毕竟我奉国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至于没钱还,倒也无妨,那就拿牛羊马匹来换嘛。
若是牛羊也没有,也没事。
仁慈的奉王殿下依旧给了草原兄弟一个出路,没钱就出人呗。
奉国经略远洋,需要大批的人手跨海作战,这群骁勇善战的草原勇士,不正是最好的炮......士兵吗?
谈判过后,一众北胡首领只觉得背后冷汗直冒,大冬天的却是个个挥汗如雨。
直到李彻没再提出更多的条件,众人才舒了口气,看向李彻的眼神更加畏惧。
这位天可汗,当真是......不当人子啊!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那我们北胡人当倭国人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