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看来,年少时的一次意气使然,怕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再想想曾经的蜀王,如今的太子的下场......
一念之间,天差地别。
穿过广阔的外城区,众人抵达了内城的南门——宣文门。
最开始工部起的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叫玄武门。
但当工部将这个名字报上去时,奉王殿下神色大骇,当年契丹十数万铁骑兴兵犯边时,都没露出过这种表情。
当场直呼此名不吉利,责令工部立刻整改,这才改成了宣文门。
这里的守卫更加森严,检查也更为严格。
最重要的是,内城禁火器。
任何人不得携带火器入内,别管你是将军,还是阁臣,火器在内城是完全禁止的。
李彻也是为了自己小命着想,火药这东西和其他武器不一样,太适合用来刺杀了,简直是防不胜防。
而且王城就在内城中,李彻可不想经历一下明朝时期的天启大爆炸。
值得一提的是,这道检查最针对的,便是火药司的官员们,尤其是陈规那家伙。
陈规也入阁了,但他绝对是最不务正业的阁臣。
政务上面没见他多用心,反而天天和爆炸物泡在一起,恨不得搂着雷管睡大觉。
时不时就抱着新研制的、未经测试的新式火器,兴冲冲地来找李彻,搞得李彻现在看见他都心底发寒。
进入内城,景象又是一变。
街道依然是宽阔的水泥路,但两旁开始出现密集而规整的居民区。
繁华的商业街市错落其中,官署衙门、书院学宫、医馆寺庙,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