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倩看中了一款项链,让店员拿出来试戴,店员却极不情愿,慢吞吞地取出来,还不停地催促她快点决定,仿佛她根本不配购买这些珠宝。
“这里的物价好高呀,稍微好点的快餐都要过百,最便宜的居然是肯德基,” 万倩继续说道,“不过他们的服务态度好差。”
李文东叹了口气,说:“你以后就去楼下附近的东皇广场嘛,我严格规定过进驻在里面的商家,只要投诉分超标,马上赶他们走,现在那些商家见到上门的顾客,无论是说什么语言,就跟见到情人一样的对待,生怕人家给差评。”
“这不是想见识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嘛,除了东皇广场的商家,其他地方真的一点也不友好。” 万倩无奈地说。
李文东微微皱眉,神色有些凝重:“这帮家伙,被宠坏了,也教育歪了,在他们的观念里,洋大人是一等人,自己是二等人,其他外国人是三等人,内地人呢,则变成最低端的人。这里的教育局和法律部都还是以前的约翰牛时期留下来的孽种把控着,不好破局。”
“啊!居然是这个原因,约翰牛真是该死,撤走了还留下几个不定时炸弹在里面。” 万倩气愤地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李文东与万倩坐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香江璀璨的夜景,车水马龙,繁华依旧。
然而,两人的话题却聚焦在香江电影的兴衰之上,这一曾经辉煌无比的电影产业,如今却如同这夜色中的旧楼,尽显沧桑与落寞。
“哎,我听说这里的导演、制作团队,都喜欢捞投资人的钱,那个陈可欣就因为《武侠》和《投名状》捞了一栋别墅的钱,是吗?” 万倩一脸好奇地问道,眼神中闪烁着疑惑。
李文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苦笑,无奈地说道:“嘿嘿,是真的。你想想看,6 千美元的一顶帽子,而且还是空运过来,还买了专门的保险柜锁起来,这笔钱就这样给做账了。”
“拍《投名状》的时候,花了 3 千多万制作服装,据说给李连结制作的那些盔甲,就花了 100 多万人民币,啧啧,镶金都没有那么贵。” 说着,他轻轻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对这种乱象的不齿。
万倩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不敢置信地说:“难怪你一直都把控着服道化,感情这里的猫腻那么大呀。看来《寒战 1 - 2》两部总成本也就不到 1 亿元,其中还是演员的片酬占了一大半去。”
李文东点了点头,神色认真地说:“是的,虽然香江电影已经没落了,但是他们的人工还是挺高的。就拿《投名状》来说,李连结的片酬高达 1 亿,刘得华 1 千万,金成武 1 千 200 万,他一个人的片酬就碾压了其他两位主演 。资方看重李连结的国际影响力,认为他能带动影片在国际市场的票房,所以愿意出这个高价。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影片其他方面的制作成本,导致一些地方不得不省着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这样的高成本投入,电影的质量就一定好吗?” 万倩追问道。
李文东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这可不一定。《投名状》的战争戏确实做得很考究,场面宏大,服化道在表面上看也很精良。”
“可实际上呢,为李连杰打造的那套 50 万元的黄金铠甲,因为不合身最后被遗弃,这不是浪费吗?而且这部电影票房也不理想,观众觉得剧情太悲,全程压抑,没有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