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乔幽没有愧疚地指出,“这话是你哥说的。”
夙秋与她对视一眼,不再与她多说,利落上了屋顶,原路离开。
四周恢复安静,水乔幽又靠着柱子坐下,继续补眠。
这日,雍国的丹河郡王与使团,带着两国签订好的盟约与青皇给雍皇及兰苍王准备的厚礼,离开了中洛,踏上回国的旅程。
看到使团队伍浩浩荡荡地驶出城门,大家开始议论,盟约签订,青雍两国以后是不是就从此安定下来了。
雍国使团这一走,中洛城中,大家少了不少可以茶余饭后谈论的新鲜事,朝堂之上,大家则有更多精力去关注颖丰的问题牵引出的一系列大事。
从何家大公子及郑家全府都被下狱到雍国使团离开已经有了一段日子,因为此案越查牵连的越广,致使朝中各职各部的运转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接下来的几日朝会之上,便接连有人暗指安王与御史台办事不够高效,并给青皇例举了好几起因为这事给耽误的大事,明里暗里奉劝青皇,为了江山社稷考虑,不管这郑勉有罪没罪,都应早日让这件事情结束,以免影响安邦治国的大事。
另外,还有人提出了郑勉在牢中重病的事情,上奏‘听说’此事实乃安王将人屈打成招所致,御史台与京兆府隐瞒不报,实属藐视律法尊严,违背了青皇治国之理念,提议这种行为,不应助长。
楚默离站在最前面,听着一个个义正言辞、长篇大论,并未生气,也未急着辩解。
可御史台的人就不是那么好脾气了,尤其是听到还有他们的事后,听出了这些人不仅是在阴阳安王能力不行,还是在讽刺他们懒政怠政。
这对御史台老老少少来讲,是最大的侮辱,当即都发挥了他们各个都通读史书经典的优势,引经据典地和有想法的人进行了友好地辩论,一人说的口干了,另外一人立马顶上,充分证明了,他们御史台每个人每月的俸禄都不是白拿的。
青皇看着自己的臣子,都为这江山社稷怀揣着满腔热血,一个个突破了年岁的阻碍,朝气蓬勃,没有制止任何一方的施展,认真聆听了各方的看法。
京兆府尹反在旁边沾了个光,难得地感受到了御史台对他办差态度与能力的肯定,最后是看了个热闹。
朝会上各方争论了几日,在雍国使团离开中洛的第四日,青皇命吏部调换了颖丰境内七成官员,并于同日下旨,颖丰境内所有大小官员以后均由朝廷派遣,属朝廷管辖,公主府,不得再参与任何地方政务,令至施行。
虽然青皇暂时还未对颖丰公主个人的失职做出处罚,可这已经表明了青皇对这些案件的重视与不满。
同样是这一日,御史台在安王的督促和指导下,找到了一处私自冶炼铁矿的黑作坊,并查抄了不少兵器。
楚默离接到御史台送过来的‘喜讯’后,亲自去了大牢,将青皇收回公主府权力,让颖丰政务又归属朝廷管辖的旨意,送给了何大公子。
面容憔悴的何大公子听了楚默离所说,看出他似乎不是在骗他,有些错愕,连忙从角落里爬了起来,走至楚默离旁边,向他打听,“那公主呢?”
楚默离看着他没有说话。
何大公子看他态度,明白了,就算青皇暂时还没有下旨处罚颖丰公主,以后的处罚定然也不会轻。
他忍不住质问楚默离,“你不是说,只要我和她和离,她就永远是这青国最尊贵的大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