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军阵中的唐通一点不慌,甚至发现卫拉特骑兵前来支援,干脆不关注自己被骑兵冲烂的半个汉兵司,转头调派手里另一个没遇袭的汉兵司撤阵向前,支援西番部。
他自己也聚精会神地看向正面。
正面的步兵对垒,才是真正分高下的战场。
在乌达海冲营的同时,费扬古统率的镶蓝二旗马步军仍在上前,此时他们的距离已进入百步,镶蓝阵正面已经渐渐拉开。
镶蓝二旗也是人人有马,只是像元帅军一样,军阵交兵之时,为避免步骑脱节,马步军都牵马步行,有一些担任步兵攻坚任务的队伍,干脆将战马留在中军。
这时候,唐通已经能看清对面的阵型了,同样是个四面破缝的一二字阵,也就是数十个小队组成三线横队。
一线步多骑少,站位为一三五七九;二线骑兵为主,站位是二四六八,三线是步骑混编带战马的预备队,站位跟一线一样。
各牛录小阵的阵型也基本相似,大部分是一二字阵,各小阵前后左右都间距一阵宽度,整个大阵,构成宽大极大的犬牙战线。
这也是诸葛亮八阵思想中的阵间容阵,队间容队。
如此摆阵的优势,是在战斗中更易从容调兵,支援后撤。
费扬古在战阵的第三线,镶蓝旗军在第二线,第一线仍是胡希布的蒙古旗。
自努尔哈赤起兵打女真各部,战法就这样,能先抢夺人畜就先抢夺人畜,抢来人就扔到战场一线交战,招箭矢炮子、费火药体力,等敌人自相残杀师老兵疲丧失斗志,再派建州出战,一举击破。
打沈阳、辽阳,乃至后来的战役,都是能抢人先抢人,大明甚至对这些人有个名词,叫剃军。
这倒不是专门针对汉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金贵族是平等的针对所有人,从女真诸申开始,攻坚部队,能用苏完就不用苏子,能用哲陈就不用苏完;后来规模大了,就能用海西不用建州,能用野人不用海西。
在长久使用辽东李总爷以夷制夷的策略,努尔哈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这也是阿济格在迂道西进时,黄台吉专门传诏书正军纪,要求掠夺人口,不得离散人夫妇的原因。
因为经过八旗使用,汉人蒙古、女真野人、朝鲜俘虏,光棍儿都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