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奏疏,署名是工部侍郎刘宗周。
钱士升一见这名字就乐,不打开都知道里面写的啥,骂崇祯不干正事的。
他打开奏疏一看,果然,是骂崇祯开捐助,说皇帝满脑子都是苟且之事。
要是别人这么骂,钱士升觉得是别人不对,但刘宗周这么骂,钱士升觉得他骂的对。
因为真不怪刘宗周。
这人本来就不乐意当官,喜欢做学问,但很出名,而且有才华也有节操。
万历末年感觉朝政太乱,要有党争了,回家住了七年,穷得自己病了没钱医,靠借贷度日。
没钱,就来当官,天启年是礼部通政使,结果得罪魏忠贤被削籍了。
崇祯刚登基给他喊回来,让他当顺天府尹,刚当没多久,崇祯在朝中开捐助,说对尚义乐助的官员从优奖叙。
可刘宗周没钱啊,就指着俸禄还贷款呢。
但不捐吧,别人都捐你不捐,丢面子,就上奏疏,说皇上你这事干的不对,他们捐了钱就从优奖叙,这是以利诱官员,让风气变坏。
这话崇祯不乐意听,看了奏疏没批复。
刘宗周一看这官儿当的,上班也不挣钱啊,皇帝想讹自己那点俸禄就算了,还对他的奏疏已读不回,就以生病为借口辞官回家了。
崇祯今年想起了这么个人,启用为工部侍郎,让他继续当官。
结果今年才过去一半,崇祯就已经开了三次捐助,把刘宗周气炸了。
我不当官就靠借贷活着,当了官儿俸禄都给皇上捐了借贷更多,完事国丈周奎还他妈就是个专门放贷的……刘宗周越看这大明官场是越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永动机!
户部发俸、皇帝逼捐、国丈放贷、朝臣借款,依靠宫廷牛马完成血腥的原始积累——这资本主义它何止萌芽!
又给皇帝骂一顿,明显是又打算回家了。
钱士升知道,刘宗周心里也有个理想君主的样子,跟现在的皇帝不是一回事。
他对皇帝建议道:“刘侍郎那套慎独诚意的主张,不适用于皇上,既然他不愿做官,皇上也不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