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挂断电话后,苏晚晚兴奋地给霍景深打电话。
“真的吗?《时尚周刊》要来采访?”霍景深也很兴奋,“这可是个大好机会。”
“是啊,这个杂志在时尚界很有影响力。”苏晚晚说道,“如果报道出来效果好,对我们的品牌推广很有帮助。”
“那你明天要好好准备一下。”
“当然。”苏晚晚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思采访内容了。
第二天下午,《时尚周刊》的采访团队如约而至。张雅琳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知性女性,穿着很有品味。
“苏总,很高兴见到你。”张雅琳主动握手,“你比我想象的要年轻。”
“张编辑过奖了。”苏晚晚微笑回应。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张雅琳问了很多关于工厂转型、产品设计、市场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苏晚晚都回答得很详细。
“你的设计理念很有意思。”张雅琳看着苏晚晚的设计稿,“既有国际化的元素,又保持了东方的韵味。”
“我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融合的。”苏晚晚说道,“不能一味模仿西方,也不能固守传统,要在继承中创新。”
“那你对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中国时尚产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苏晚晚思考了一下,“以前我们主要是代工生产,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原创设计和品牌建设。”
“你们工厂在这个转折点上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希望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苏晚晚说道,“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证明中国制造同样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时装。”
采访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摄影师还拍摄了大量的工厂照片和产品图片。
“苏总,这次采访很成功。”张雅琳收拾设备时说道,“我们会尽快整理稿件,争取在下期杂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