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黑下脸来,每日伺候少爷就罢了,还要伺候一群畜生,既然是少爷喜欢,明日就去找个好乐师。
……………………
周彧住进程府没几日,心里一直惦记花出去的两万两银子,那可不是少数目,越住,越觉得亏得慌。
白住多好?
两万两银子,怎么想都觉得贵了,所以,他又气势汹汹来到了严府。
严成锦很有礼貌:“长宁伯好,不知长宁伯来访有何贵干?家父说了,程府宅邸,一旦售出,概不退换,长宁伯还是请回吧,下官要吃饭了。”
周彧笑着道:“不是来退宅子的,那宅子好,给银子我也不退,我今日来,是和贤侄谈生意的,贤侄先吃饭吧,哎呀,怎么这么迟还不吃饭?你府上的下人,真是磨磨蹭蹭,贤侄先吃饭,咱们慢慢聊。”
有客人来,接待都在旧院,这是严府的家规。
下人们把今日的红烧跑步鸡,清蒸鲫鱼,香糯团子汤…………端到了旧院。
严成锦瞅了周彧一眼:“那下官不客气了?”
周彧笑眯眯:“老夫吃过了,你吃我说,今日来,是想和贤侄做贩盐的生意。
虽说淮安盐商和扬州盐商势力很大,但在京城地界上,我长宁伯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只要有足够的银子,老夫在大同、太原、京城的盐仓都能买到盐,到时候再倒卖给京城的百姓,省去运输的费用,岂不是大赚一笔?”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
明朝初年,采用的是开中盐法,朝廷为了让商人给边军运粮,想了个办法。
你商人想要贩盐,就必须先将一定数量的粮食,运到边界指定的粮仓,官府根据你运输粮食的数量,给盐引凭证。
你再拿着盐引凭证,去指定的盐仓,换一定数量的盐出来,去哪里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