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走就走,没人拦你?还是什么?”
“逼别人对你放狠话,然后呢?”
“你觉得只要不反击,就都是别人的错,这样你就占理了?”
常渊撇了撇嘴巴:“随你怎么想。”
但是他的这种说法,已经相当于验证了延光前面的话。
延光大学期间一直都是他们学院辩论队的王牌,就是因为他能轻易察觉到别人发言时是建立在怎样的底层逻辑和前提之上的。
而常渊之所以能坚持得了现在的这种态度,其底气也很简单,就是两个:
一个是:
“你所说的都是你所臆想到,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因此,我懒得和你辩,你说的越多,你错的也就越多。”
另一个则是:
“此时此刻只有我的所见所得才是真实的,才是正确的。”
既然如此,想要打破这份虚伪的道心也很简单。
只要拿出对方“无法验证”且“一定会在意”的事实,来佐证和他相悖的观点即可。
延光:“好嘛,你就这种态度吧!”
常渊:“我就是这样的人,是你之前不了解我。”
延光:“难怪肖倩怡跟他朋友说他男朋友是正执委顾问的时候,宁愿别人误会成是我,也不愿意明确提出是你!”
“你说什么?”
常渊突然猛地转过来死死盯向了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