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指的是礼节,类似于今天的德育教育;
“乐”指的是音乐,包括六种古代乐舞;
“射”指的是射箭技术;
“御”指的是驾驶马车的技术;
“书”指的是文学、书法,包括识字和作文;
“数”则是指算术与数论知识。
这些内容涵盖了道德、音乐、体育、文学和数学等多个领域。
没办法,刘玉溪只能去了离家里近点的县学,家里还有三个小崽子呢,他又不能住在学院里。
到县学报道,参加完入学考试,被分到了丁班,这时他才知道:
因为院试三年考两次,而乡试三年考一次,科举又没有年龄限制,只要你愿意考,你就能考一辈子,这就导致了每年参加乡试的秀才,数量非常多。
为了减轻乡试的工作量,各地秀才每年都要参加一次科试,只有成绩名列一、二等的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想着自己那被分到丁班的成绩,得,这下也不用有紧迫感了,他今年连参加乡试的资格都没有,慢慢学吧。
在县学上了一段时间课后,刘玉溪才知道赵夫子为什么要让他来书院读书。
因为县学每月都有月考,低等级班里的学子,如果连续三个月都能考到班上第一名,就可以升入上一个等级的班级。
同样,高等级班里的学子,如果连续三个月都是班上最后一名,就会降到下一个等级的班级。在这种考试制度之下,你就想想学子们有多卷吧,都是成年人,谁不要面子?
除了极少数混日子的学子,其他人不仅课上认真学习,课下也会相互讨论,辩证。时不时的小聚一下,都要找机会作两首诗。
要不在古代所谓的同窗之谊,同门之谊,怎么就那么铁瓷呢?那都是经历过多年的竞争,惺惺相惜下才能有的。就是搭个边,你都能在出事时,借一下班里名声大的学子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