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和林纾扮演的两个角色同时爱上一个男人崇明,崇明爱上的是女主角如梦,女配角却借着与姐妹的情谊暗地里使了心眼,却被看在眼里的另一个朋友杨若怡揭穿。在看到崇明刻意躲避后,她选择了跳楼自杀,以此来让那如漆似胶的二人铭记在心,时时被内疚侵蚀。
女配死时耍了最后一个心眼,制造了最后一场误会与闹剧,引得崇明后悔不已,抱着她的尸首痛哭了一场。这一幕被如梦看在眼里,果真便起了误会,她心中只当是自己心爱的男人另有所爱,所以在他提出带着她一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时候,她拒绝了。
整部影片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这里,周泽饰演的男一号崇明终于要离开勾栏之地远走他方,与女一号如梦执手相看泪眼,话别珍重。
对于这一段,徐靖西其实有些参不透。编剧的意思是,离别的这一段,如梦的心理应该是极其复杂的。她心里有一股和他一起走的冲动,又不断的被自己消极否定,一面挥手再见,一面期待他能强硬的拉着她一起离开,要绷着竭力不让眼泪掉下来,还要勉强笑着向他表达我不爱你的绝情宣言。随即等他一转身,她便成了一株仿若被抽干了精气的朽木,万念俱灰,从此以后再也不提感情。
影片的后面是讲如梦嫁给了一个商人做了最受宠爱的姨太太,生活依旧风光无双,时常和朋友杨若怡品下午茶,看戏打马吊。时光荏苒,直到她步入暮年,在报纸上看到曾经爱过的男人崇明去世的消息,一病不起。随后病榻上的她命人收集了很多有关他的报纸。其中有一张是他刊登结婚的启示,上面附了新婚夫妇的照片。他那位妻子的长相,分明就是年轻时候,她的模样。
苏萌从浴室出来看她发呆,拿毛巾在她眼前晃了晃:“发什么呆呢?明天那幕戏想好怎么拍了吗?”
徐靖西扔掉剧本有些泄气,“没有。”
盯着天花板出了会儿神,她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把站在一边看手机的苏萌吓了一跳:“怎么了?”
“我出去走走。”
她其实想不通两人在分别的时候,如梦那种矛盾至极的心理。有什么好矛盾的呢?如果认定崇明不爱自己,便干干脆脆的舍弃好了,为什么还要想和他一起走?为什么会在他走后自此与感情绝缘?难道不应该忘却他,再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吗?
如果让她不按照剧本走,她一定会拍如梦有一个美好的中晚年,有一个对她好的男人,有一段可以和闺蜜唏嘘怀念的过往,平静祥和。
就好比她和江越铭,两个人之间一旦出了问题,她即刻就抽身而退了,即便当时难过得要命,至今快四年了,她早就走出来,可以迎接新的生活了。
至于新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徐靖西抬头看了看头顶漆黑的天空,和四周有些空旷的夜色。她一边想明天的离别该怎么拍,一边在压着马路漫无目的的走,此时已经走出了好一段距离。
城郊这边,人少车少,酒店西边一路行来一群人,像是刚喝完酒吃完夜宵回来,应该是另一个剧组的人,咋咋呼呼的进了酒店。很快路上又安静了下来,只剩了昏黄的路灯,和数着人行路上的地砖格子走路的她。
徐靖西翘了翘嘴角,她的新生活,应该是被工作占满,每天一头扎在剧组里的生活;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电影,从现在的精力充沛到年迈后的力不从心。在监视器前推演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或悲伤或喜悦;看着一拨拨成长起来的演员,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再到退出荧幕。
她这样想着就觉得感慨,终有一天,她会从一个新人小导演,成长为一个咳嗽一声,导演界到要震一震的时代精英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