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乾清宫里的捷报余音还未散尽,就被登州卫的血腥屠戮浇了个透心凉。
朱祁镇那句“化为齑粉”的怒吼,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大明王朝的神经上。
反对声当然有,而且声音不小。
但这一次,皇帝陛下没打算跟任何人讲道理。
道理?登州卫那“十室九空”、“尸骸枕藉”就是道理!
跟倭寇讲道理,不如去跟饿狼商量别吃羊。
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尤其是在他手握兵权且占着绝对道德制高点的时候。
于是,一道道带着朱祁镇滚烫怒火的圣旨,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紫禁城:
亲自取传旨的杨老三见到蔡福就一句话:“老蔡,旧港干得漂亮。但你老家出大事了,倭寇把你登州老家给人给屠了!留点人看场子,剩下能喘气的、能开炮的船,皇上命令你全速滚回去!记住,是全速,船底磨穿了也得给朕漂回来!”
至于御驾亲征,反对的臣子们口水都快说干了。
朱祁镇眼皮都没抬一下,只丢下一句:“朕不去,谁来保证你们这帮‘老成谋国’的家伙,不会又给朕来个‘从长计议’,议到倭寇下次再屠个卫所?”
得,没人敢吱声了。
皇帝陛下要去前线玩命,谁敢拦?拦不住啊!
两个月后,天津卫港口。
海风带着咸腥味,吹得人衣袍猎猎作响。
但这风,也吹不散码头上的肃杀之气。
朱祁镇一身戎装,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