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大明统治东瀛最得力的“爪牙”和“缓冲层”。
效果嘛……据说乐浪小吏训斥起倭人平民来,那叫一个声色俱厉,比大明官员还狠三分。
为啥?心理补偿呗!
安排好了东瀛的“后事”,留下陶敞坐镇归化城,统领一万精兵(主要任务是看守银矿、军港和震慑宵小),朱祁镇终于心满意足地登上了他的“镇海号”。
庞大的舰队再次启航,满载着胜利的荣耀、数不清的战利品(金银、珍宝、还有那位“尊贵”的岛主)、以及押送奴隶和矿工的船只,浩浩荡荡,驶向大明的方向。
海天之间,龙旗招展,鼓角争鸣。
船队抵达天津卫那天,那场面,简直了!
朝廷早就接到了捷报,整个京城,不,整个北直隶都轰动了!
自发前来迎接的百姓,从天津卫码头一直排到了京城德胜门外,几十里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内阁首辅(假设是王直或陈循),率领文武百官,穿着最隆重的朝服,早早就在码头候着了。看着那如山如岳的舰队缓缓靠岸,尤其是看到船楼上那抹熟悉的明黄色身影时,大臣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比在东瀛时更加雄壮,更加发自肺腑!
朱祁镇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走下跳板。
他微笑着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享受着这属于征服者的无上荣光。
“陛下!陛下神武!扬我国威啊!”王直激动地上前行礼,声音哽咽。
“爱卿平身!”朱祁镇亲手扶起王直,意气风发,“此乃将士用命,三军效死之功!非朕一人之力!”
这时,有人注意到了舰队后面几艘特别的船,上面押下来一群穿着素服、垂头丧气、被明军严密看管的人。
为首一个病恹恹的老头,被两个军士几乎是架着走。
“陛下,那位是?”王佐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