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将那片神秘的雪域高原,真正纳入大明的直接统治之下!
“陛下!”户部尚书王佐忍不住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他几乎是扑出来的:“陛下雄心壮志,臣等感佩!然则乌斯藏不比漠北啊!
漠北草原,虽有风沙,尚可驰骋,大军辎重尚可运转。
乌斯藏山高万仞,路途险绝,气候苦寒,空气稀薄!从中原运送一石粮食入藏,路上消耗恐怕十石不止!
至于驻军,万人之师,所需粮饷、军械、被服、药材,将是天文数字!更遑论修建衙署、驿站,设立流官体系!
此非数年之功,更需倾国之力!国库……国库经漠北之战,虽未空虚,但也……也经不起如此旷日持久、靡费巨万的消耗啊!请陛下三思!”
王佐的声音带着哭腔,仿佛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像雪崩一样砸向那片冻土高原,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王直也紧随其后,忧心忡忡:“陛下,王尚书所言极是,后勤艰难,此其一也。
其二,在于人心,乌斯藏民风迥异,笃信佛法,视诸法王、教王如神明在世,其世俗权力亦根植于宗教威望之中,盘根错节,深入骨髓!
若朝廷骤然废除册封,改设流官,派驻大军,在彼等看来,无异于灭其信仰,夺其根基!届时,三大法王登高一呼,五大教王群起响应,帕木竹巴、藏巴汗再趁机搅动风云……整个乌斯藏必将烽烟四起!
朝廷大军纵能仰仗火器之利一时压制,然则山高路远,补给维艰,叛乱必将此起彼伏,陷入泥潭!届时,非但不能‘明定乌斯藏’,反恐酿成西南大患,动摇国本啊陛下!”
王直说得痛心疾首,仿佛已经看到高原上狼烟四起,大明精锐在缺氧和冷箭中痛苦挣扎的画面。
都察院都御史陈镒也加入了劝谏行列,他更注重法理和程序:“陛下,太祖高皇帝和文皇帝定下对乌斯藏之策,行册封羁縻之法,乃因时制宜,考量其地其民之特殊性。
数十年来,虽有小波折,大体相安无事,贡使不绝。
此乃祖宗成法,行之有效,若骤然全盘更改,恐有违祖制,亦令四方藩属心生疑虑,以为朝廷欲行强权,不利‘怀柔远人’之国策啊!”
陈镒直接搬出了“祖宗成法”这面大旗,试图压一压皇帝过于激进的念头。
一时间,乾清宫内劝谏之声此起彼伏,核心思想就一个:陛下,咱得冷静!乌斯藏这盘菜,看着诱人(战略位置重要),但硌牙(自然条件恶劣)还带毒(宗教势力顽固)!咱啃不动,也消化不了!维持现状,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王道!
朱祁镇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依旧在扶手上敲着,节奏不疾不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