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辅于谦倒显得格外平静,正慢条斯理地……涮着一个小铜火锅,没错,就是火锅!
不知为何,今天的朝会他一言没发。
旁边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切得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在滚沸的清汤里一涮即熟,蘸上特制的酱料,香气四溢。
“王阁老,您也来点?”于谦夹起一筷子羊肉,招呼王直,“天寒地冻的,暖暖身子。这羊肉,是北庭那边新送来的上好滩羊,皇上让人送来的,肉质鲜嫩,一点膻味都没有。可见北庭都护府那边,民生恢复得不错。”
王直哪有心思吃火锅,摆摆手:“廷益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吃?今日这局面……”
他压低声音,抬眼看了看胡滢的房间,又道:“胡滢这老东西捅了马蜂窝,乌斯藏那边又是个烧钱的无底洞,陛下雄心万丈,可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老夫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于谦把烫好的羊肉送入口中,满足地眯了眯眼,才缓缓道:“阁老多虑了。陛下今日所言,条理清晰,刚柔并济,并非一味蛮干。利用其‘文殊皇帝’之名分,行分化瓦解之实,设立都司以收权柄,步步为营,此乃上策。至于后勤艰难……”
他放下筷子,正色道:“事在人为嘛。当年永乐爷北征,比这更难。陛下不是给了三个月期限吗?集思广益,总能找出办法。开源节流,调动地方潜力,未必不能支撑。”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仿佛能看到遥远的雪域:“至于老胡之言……虽然莽撞了些,但吴王殿下确实天资非凡,陛下那句‘知道了’,意味深长啊。”
于谦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陛下春秋鼎盛,立储之事,自有圣裁。我等臣子,只需恪尽职守,办好眼前这件大事。乌斯藏若能定,其意义不亚于漠北平定!这才是真正的‘明定朔漠’,西陲永固!”
王直有些意外的看了看于谦,暗道:“这于谦自从卸了兵部的差事,低调了啊!”
…………
坤宁宫里,气氛却与朝堂的紧张截然不同。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暖融融的。
夏皇后斜倚在软榻上,腹部高高隆起,脸上带着母性的光辉,正含笑看着殿中那个小小的身影。
咱们的主角,七岁的吴王朱见沥小朋友,正盘腿坐在厚厚的地毯上,周围摆满了各色玩意儿——几块颜色各异的石头(据说是从御花园精挑细选的“宝石”)、几根掉了毛的毽子(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激战”)、还有几本摊开的图画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