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个跑法,能累死马也能耗死人。
大魏的正经书生可不是只会吟诗填词亦或是之乎者也的“穷酸书生”,科考也不仅仅考文章,君子六艺?知道吧?
礼、乐、射、御、书、数。
可以不擅长,但不能不会。
(作者是没有详细写,但诸位看官得有个清楚认知啊。不然那些敢出门远游的书生凭啥游学四方啊,仅凭一张嘴吗?)
这下知道南楚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十分“跪舔”魏国君子了吧。即使现在魏国朝廷把君子六艺中的乐、射、御不列入科考范围,并不代表不需要学,有那条件的都是通六艺。
大魏的书生依旧是南楚人心中的古代君子典范。
有经济条件的家庭能真正培养出一名兼具君子六艺的书生是特别难的,大多能通三艺已经是龙章之姿了,也就在京城等大城能遇见举人扎堆,进士结队的大场面。若是搁到郡州下面的县镇,几乎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大多是告老还乡的老乡绅。
得亏麻子弓马娴熟,当时在京城就任皇城卫小骁勇都都卫时并无因什么不通军事而“诽谤”他。
在京城当官儿谁还没挨过御史台的“泼脏水”,这是他们门子里惯用的敲打方式。
。。。
来安镇。
好名字。
麻子牵着驴踏进镇子时迎面来了一群闲汉身着粗麻,粗手粗脚地抛洒柳枝水,时不时抛撒些炒米饭,一头戴大红帽的神婆且走且跳,手里时不时晃下铜铃,嘴里念叨着模糊不清的哀词儿。
这是哪家在办白事,赶在出殡前“净街”呢。
眼见着要冲撞上,麻子轻轻一移身,让开了主路。
来安镇不大,一盏茶工夫就能转个遍,有客栈两三家,麻子选了一家看着比较干净整洁的。
“公子,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呐?”
跑堂小厮手拿麻布正偷懒在店门口瞧街上热闹呢,他是个眼尖的,立马瞅见麻子往这边过来,立声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