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创意?”
“暂时没有,”想了想,沈旭东补充一句:“不过我们经常会讨论80后一代人离开校园后到了社会上会经历什么…”
陈郝插话:“还能做什么?生活呗!”
“找工作、赚钱、结婚、生子…假设一个大学时候的风云人物进入社会后,发现他的梦想离他很遥远…那他还要不要为之奋斗呢?”
“所以,主题是奋斗?”
“差不多…目前只有一个思路,等我完成手上的小说,会腾出户时间写!”
“我很期待…这个剧本我们公司要了!”
“谢谢…不过在这个我应该先写小说,然后再改编成剧本…”
“那更好,小说预热…”
想了想,庄丽奇道:“你确实应该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了!”
“…为什么?”
“你想在文坛上继续发展,仅仅写武侠是不够的,听说郭景明都在写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东西了!”
“…我知道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嘛…
所以,《梦里花落知多少》是郭景明作品里的异类,里面有不少bj话,包括“柴禾妞”、“丫”这些词,之前从来没有在别的书里面见到过。
一个四川小孩,刚到上海念书,从来没有在bj生活过。
他从哪儿学的这么地道的bj当地说话方式?
前面后面的幻城、小时代、爵迹、各种散文里,再三出现的积云、暴雨、植物、钢铁森林这种比喻,几乎已经成为他本人在文字上习以为常的标注,转场必备,特征鲜明。
但是在《梦》一书中,全然没有任何这种靠比喻进行情绪烘托的文字。
原因挺简单的,因为风格差异太大,他没办法把自己最习惯的语言方式融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