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决斗》、《刺马》和《死角》,释放的是他对社会历史的一些反思
他是真喜爱姜大卫,把那些性格纯粹抓人的角色都给了他。
但他也真的器重狄龙,让他演了好些性格复杂真实的人…
翻拍邵氏电影,是个大工程,对pptV来讲,也是一项值得长期投入的题材。
……
其实从电影本身来讲,《芳华》拍的不错。
拍出了那个时代的虚伪,被青春包裹下的虚伪。
当刘峰的小队遭到埋伏,他中了枪伤躺在卡车旁,而另一边,则是文工团的成员,她们远离战场,高声歌唱着英雄,却不知道真正的英雄在哪里,真正的英雄因为他们的伤害被迫离开。
视觉效果、剪辑、音乐都很不错。
冯晓刚确实认真了!
很多人说,《芳华》看完给人的感觉是毫无信仰,你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样的立场。
它刻画了文工团的矫揉造作,却又不批判它;
刻画了悲惨老兵,却还要嘲讽他,同时也不批判嘲讽他的人…
相反,这正是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
它恰恰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一直到当下中国社会大部分公民的精神面貌!
其实,《芳华》那个年代的各种文工团是主流文艺工作者,很多文艺作品都有文工团女演员嫁给高干子弟的情节…
因此,一个工农家的漂亮女孩一旦进入文工团就意味着从此吃上国家饭完成阶层跃升,下一步就是嫁的好,那时又没那么多富豪,更没有富二代,只有高干子弟是抢手货,其次是海外关系…
这么说吧,文工团成了大院的外围…
京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