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丈夫说是林恩典建议的,吴师娘放下了筷子,警惕地问道:“他是怎么知道我会做粿品的?”
“这?我也不清楚,估计是打听来的吧!”
被妻子这么质问,吴先生也懵了。
他实在是没想到,林恩典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妻子会做粿品的呢?
“我早就说了,这人的动机不纯,你就是不听。不要跟他走得那么近了,别哪一天被他卖了你还在帮他数钱。”
吴师娘见丈夫也不清楚林恩典是怎么知道自己会做粿,她便责备起丈夫来。
“娘,生意人,特别是像林大少爷这样开钱庄的,要摸清别人家的底细,根本就是易如反掌。况且您会做粿,整个庵埠的人全都知道,想打听,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吴秀英听到父亲说让她跟她母亲去做生意,她内心早已迫不及待了。
如果真有间店铺,没有做粿,自己在店面经营,以后就再也不用愁家里的生计了。
所以在听到母亲反驳父亲说林恩典不是好人的时候,她才赶紧替林恩典说话。
她内心希望母亲答应父亲,一家人搬到城西去经营粿品店。
听完女儿的话,吴师娘也觉得在理。
毕竟开钱庄的,对于到钱庄来办理借贷业务的人都得摸清底细,才敢把款借贷给他们。
“爹爹,这个店铺在哪里?”
吴秀英是真的对这件事上了心。
毕竟家里还有两位弟弟,以后还要娶妻生子,还需要很大的一笔钱。
如果按照父亲这点微薄的工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就别说还要帮两位弟弟成家立业了。
“英儿,这个店铺,便是李员外递给林大少爷那间在城西的店铺。”
见女儿颇感兴趣,吴先生赶紧介绍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