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和面机真特么神奇啊,一次能和那么多面,而且和的还不赖!”傻柱凑在和面机前,稀罕的不得了。
有了这玩意,他就不用费劲巴拉的揉面和面了,老腰也可以歇一歇了。
其余人也都好奇的看着和面机,感慨声不断。
经过一周的观察,和面机以出色的稳定性成功在食堂站稳了脚步。
其余两个食堂纷纷找陈钧申请,他们也想要和面机。
对于这个申请,陈钧自然是大手一挥批准了,就算刘师傅和李师傅不提,他也会给二号食堂和三号食堂安排上。
杨厂长见和面机已经可以参与生产,也不知道从哪找来了一批记者,对轧钢厂的食堂好一番报道,把和面机的诞生过程详细的讲了一遍。
在这个时代,能摆脱外国技术影响,自主创新研新物件是一个非常值得宣传的事情。
于是,四九城的报纸,广播,好好宣传了一波轧钢厂的和面机。
据说陈钧与和面机的合影,都登上报纸了。
轧钢厂更是连着好几天播放这则新闻,无论是轧钢厂的工人,还是其他厂的一些员工,都开始有组织的去后厨参观了。
一时间,轧钢厂食堂变得空前的热闹,顺带着产量翻了一倍的面包,也是供不应求。
机械厂,钢铁厂,纺织厂,玻璃厂等等工厂的食堂,纷纷表示要采购轧钢厂的和面机。
有了这玩意,做馒头窝头将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杨厂长对此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因为一个和面机,轧钢厂再次涨了一次脸,甚至还有一批领导亲自参观轧钢厂,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当然,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夸奖,还有实质性的奖励。
单单是陈钧一人,就收到了一个奖状和两百块的现金奖励。
唯一苦恼的是,最近来食堂的人太多了,陈钧每天都得被迫营业,向参观的人介绍和面机,说的那一套词都能倒背如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