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年轻的王语还总是对“亲情”抱有期待,她以为自己和收养的王襄是不一样的。
但11岁的时候,还在上小学的王语被父亲送到了领导家中,以作客的名义,住了一整个暑假。
领导家中还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儿子,正处在叛逆期。
临近假期结束的某天晚饭后,王语照例陪着那位端庄温柔的阿姨在家里的花园中散步。
路过书房窗外的时候,突然听见玻璃碎裂的声音和年轻男孩的激烈反抗。
“您当这是什么封建王朝么?还要弄个童养媳给我?您问过我想要么?问过人家姑娘愿不愿意么?”
透过玻璃,王语看见了争论地面红耳赤的男孩。
而他对面,那位素来内敛的领导,愤怒地起身给男孩一个重重的耳光后离去。
不知是那个男孩,窗外年幼的王语也像是被那记耳光打懵了。
她这才意识到,父亲之所以要求她必须要做出第一次见面就住在别人家里一整个暑假这么失礼的事情,是因为她已经成为父亲手中一个明码标价的筹码了。
只不过,那时一切尚有转圜余地。
不仅仅是那个“叛逆”的男孩不愿意接受这件事情,那位端庄温柔的阿姨也不愿意。
那天,她轻轻揽住呆愣站在原地的王语,用带着茉莉香气的手帕轻轻擦掉女孩脸上不自觉流出的泪。
平和但坚定地告诉王语:“孩子,如果你不想被当成筹码,就只能努力上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件。”
一颗种子在王语的心中悄然发芽。
那个暑假结束之后,回到家的王语终于意识到,在父亲眼中她和捡回来的王襄没有区别。
于是,从前想去M国读服装设计的王语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天赋,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那时的王首长还并没有完全对着这个日渐优秀的女儿展露任何阴暗面,依旧扮演着那个慈祥、开明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