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赤裸裸的试探和排挤。博源抬起头,接过文件,目光在议程上扫过,然后平静地说:“谢谢潇科。基建项目虽然和我分管的工作领域不同,但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分配是否合理,学校建设是否符合教育需求,其实都和德育环境、课后服务场地息息相关。这个会,我一定参加。”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眼神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潇华东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反驳,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僵硬地点点头:“既然博处这么说,那我就不打扰了。”
看着潇华东转身离去的背影,博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把他排除在核心事务之外?没那么容易。他打开系统面板,目光落在【模拟商场】的选项上。或许,是时候兑换一些新的“装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系统,查看技能书分类,有没有关于‘项目管理’或‘资源整合’的初级技能书?”
【正在检索……发现《初级项目管理思维》技能书,售价1000模拟能量;《基础资源整合方法论》技能书,售价800模拟能量。是否兑换?】
“兑换《初级项目管理思维》。”博源毫不犹豫地下达指令。
【兑换成功,消耗模拟能量1000点。当前能量点。技能书已载入系统知识库,是否立即学习?】
“立即学习。”
一股信息流瞬间涌入大脑,关于项目规划、流程管理、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在意识中飞速整合。博源能感觉到,自己对王建军刚才那份基建会议议程的理解,已经从表面文字深入到了流程逻辑层面。
“很好,”他在心中默念,“潇华东,你以为我是来抢位置的空降兵?不,我是来做事的。而你,最好别成为我做事的阻碍。”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烈,照在博源桌上的笔记本上,那些关于德育改革和课后服务创新的思路,正在纸上逐渐清晰。新职位的第一天,没有想象中的鲜花掌声,只有看不见的硝烟和实实在在的挑战。但博源知道,有系统作为后盾,有自己在基层积累的经验,他有信心在这片新的战场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接下来的几天,博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没有急着烧“三把火”,而是先做了三件事:
第一,熟悉政策。他将近年来国家和本省关于基础教育的政策文件全部调出来,结合系统提供的“模拟政策解读模型”,快速梳理出政策脉络和重点方向。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将枯燥的政策条文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的数据模型,让他能一眼看到政策落地的难点和关键点。
第二,了解人员。除了潇华东和陈西西,他还主动与其他几位同事交流。负责学籍管理的老李性格耿直,对业务非常熟悉,但不太关心官场争斗;负责特殊教育的小周是个年轻妈妈,心思细腻,对特殊儿童的需求了如指掌。博源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问题,逐渐打破了初来乍到的隔阂。系统的“模拟洞察术”在此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他能快速判断对方的性格特质和沟通方式,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第三,调研现状。他没有局限于办公室里的文件,而是主动联系了省城的几所中小学,进行实地走访。在走访过程中,他开启了“模拟洞察术融合矩阵”,果然在几所学校里看到了系统标记:【数字1:XX中学初三(2)班学生刘某,当前一类学渣】、【数字2:XX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某,当前二类学渣】。这些标记让他对学生的真实状态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让他意识到,德育工作绝不能停留在表面。
喜欢拯救学渣请大家收藏:()拯救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