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树平听了,紧皱着眉头:“我们的优势?我们……”
看到杜树平的反应,李天明就知道,他也犯了这年头很多地方领导都会犯的一个毛病。
把自家看得太低。
这也是改开初期,在引入外资的时候,国家利益受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觉得国内一穷二白,没有吸引外商的地方,人家愿意投资,都是来帮着他们发展的。
结果……
“我们当然有优势,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不然那些外国人为啥要来咱们国家投资,肯定是有利可图,人家才愿意来。”
对啊!
杜树平之前已经和市委的重要领导开过几次会了,大家反复讨论,一直说的都是,外国的技术多么先进,外商的资金能帮着海城发展工商业,还能提供就业岗位。
知青下乡,最初还不就是因为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来安置那么多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不得不采取的一项措施。
现在听了李天明的分析,杜树平也明白过来了,招商引资并非是一方帮助另一方,而应该是……
互惠互利!
杜树平这个时候也明白了,李天明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无非就是想告诉他,在与外商接触的时候,千万不能妄自菲薄。
一下子把自己摆在弱势的一方,那还谈个屁啊!
也幸亏有了李天明的提醒。
“你说得很对,我们确实要摆正位置,认清自家的优势!”
随后杜树平又接着说道。
“我让卢源同志联系了那位中野喜次郎先生,他对来海城投资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