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刚刚推行土地改革,肯定要树立先进典型。
李天明相信,他的计划,杜树平一定会支持。
“天明,按你说的,负责农业生产的岂不是吃亏了?”
李学国这时候走了出来,刚刚李天明所说的那些,他能听得明白,只是还有些疑问。
谁都想进厂上班挣工资,又有谁愿意继续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看到李学国,李天明有些意外,但还是很快给出了解答。
“不会,一旦实现了产业化,负责农业生产也就成了一项工作,可以按月领工资,和厂里的工人待遇一样。”
“就像生产建设兵团那样?”
东北和西疆的生产建设兵团据说也要改制,全面转入地方。
“差不多,具体的还要以后慢慢细化。”
任何事,没有一次性就能解决的,总要在实践中慢慢完善。
李学国点点头,他已经明白李天明的意思了。
“乡亲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李天明已经尽可能讲的通俗易懂,乡亲们也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天明,收成了以后,粮食咋分?”
这个才是大家伙最关心的,毕竟关系到个人利益。
“刚才说了,以土地入股,和集资建厂一样,谁家的地多,到时候分的自然就多。”
“负责种地的人,工资咋发?”
“以前一年的农业产值来计算,收的粮食越多,工资也就越高,这部分钱,也从收成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