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再把你的想法,和我详细说说!”
李学国找到了李天明,农业产业化,这个主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如果能在全县推广,并且获得成功的话,对他来说,可是一项了不得的政绩。
从广州回来,李天明都没在家待多大一会儿,现在又得给李学国和马金义上课。
他也知道这是正事,是大事,便没有推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几人一起去了村支部。
“叔,跟您说个最实在的,如果要包干到户的话,集体的土地要被每家每户分成大大小小,一块一块的,就拿李家台子来说,村里耕地少,分到每个社员的头上,都到不了一亩地。”
“而且,地也分好坏,为了公平,肯定要分得更细,那一小块一小块的耕地,别说大型机械了,锄头抡得劲儿大了,都容易打到人家的苗,实现不了机械化,就只能靠人力来耕种,我们这些老农民啥时候才能摆脱土地的束缚?”
李学国听着,不禁连连点头。
“还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水利设施,当初建成的时候,花了不少钱,一旦包干到户,这些水利设施就成了鸡肋,当初建的时候,就是为了满足大面积灌溉,可地分了以后,上水的时间不一样,这个问题咋协调?为了解决,肯定又要投入资金,对现在的水利设施重新改建,这笔钱从哪出?”
听到李天明提钱,李学国脑袋摇得好像拨浪鼓似的。
现在跟他提啥都行,就是不能提钱。
前年地震,县城的公共设施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呢,到处都要钱,李学国也只能围着市里那些衙门到处化缘。
“你说的我都听明白了,确实是个好主意,既能解放农村的劳动力,还能保证集体的领导,天明,你觉得……能不能向全县推广?”
全县?
李天明笑了:“叔,您有钱吗?”
呃?
咋又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