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生意没法做了,再这样下去,我非得饿死不可。” 一位卖杂货的老板无奈地叹息道。他看着堆积在店铺里的货物,眼中满是绝望。
手工业也遭受重创。工匠们担心被征调去修建宫殿,无心工作。许多工坊的订单大量减少,生产规模不断缩小。一些依赖手工业为生的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
农业生产同样受到波及。农民们听闻要征调劳力,纷纷担心自家的农田无人耕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农民们无心劳作,都在观望局势的发展。
“这地还种不种啊?要是壮劳力都被征走了,种了也白种。” 一位老农望着自家的农田,满脸愁容。
贸易往来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各地之间的商路变得冷清,货物运输受阻。由于谣言导致人心惶惶,商人们担心途中遭遇抢劫或其他变故,纷纷减少了贸易活动。大秦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也受到牵连,一些外国商人听闻大秦国内的混乱,取消了原本的贸易订单,对大秦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随着经济的受挫,税收也大幅减少。朝廷的财政收入锐减,这使得原本计划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不得不暂停。而这些工程的暂停,又进一步加剧了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形成了恶性循环。
看着局势愈发失控,胡亥心急如焚。他在咸阳宫中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他深知,这场谣言危机若不能尽快解决,大秦的江山将岌岌可危。
“朕该如何是好?难道眼睁睁看着大秦陷入混乱吗?” 胡亥喃喃自语道。他想起了始皇帝在世时,大秦的繁荣昌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决心。
“无论如何,朕定要找出幕后黑手,平息这场谣言风波,重振大秦的威严。” 胡亥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胡亥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这一次,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听从李斯的建议,减免部分赋税,尤其是那些对百姓生活影响较大的税种,同时暂停一些非紧急的工程,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安抚百姓的情绪。
“传朕旨意,即日起,减免田赋三成,暂停骊山宫殿的后续修建工程,让百姓休养生息。” 胡亥大声宣布道。
另一方面,采纳蒙毅的建议,加强对谣言传播者的打击力度。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由蒙毅亲自负责,深入调查谣言的源头,对那些蓄意造谣、煽动闹事的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蒙毅,朕命你务必尽快查清此事,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若有人胆敢违抗,格杀勿论。” 胡亥严肃地说道。
同时,胡亥还加强了对舆论的引导。组织一批文人墨客,撰写文章,宣传朝廷的政策和改革的好处,驳斥谣言的荒谬之处。通过官方渠道和民间传播,让百姓了解真相,重新树立对朝廷的信任。
“让这些文人尽快写出文章,在各地张贴,让百姓知道朕的心意,知道大秦的未来。” 胡亥对手下的官员吩咐道。
胡亥深知,这场战斗不仅是与谣言的较量,更是与自己统治能力的考验。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挽救大秦于危难之中。
蒙毅领命后,立即着手组建调查小组。他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经验丰富的官员和侍卫,深入咸阳城的各个角落展开调查。
调查小组首先从谣言传播最广的地区入手,挨家挨户地询问,收集线索。然而,谣言传播者十分狡猾,他们大多是受指使行事,且传播方式隐秘,很难找到直接证据。
在经过数日的艰苦调查后,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调查人员在咸阳城的一家小客栈里,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自称是商人,但言行举止却不像普通商人,而且在他们的房间里,搜出了一些写有谣言内容的纸张。
经过审讯,这几个人交代,他们是受一个神秘组织的指使,负责在咸阳城传播谣言。但他们也不知道这个组织的具体情况,只知道每次都是通过一个中间人来传达指令,并且每次传递指令的地点和方式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