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韦国强在员工食堂搞了个"中乌友谊晚宴",特意从哈尔滨请来会做俄餐的厨师,还准备了几箱伏特加。酒过三巡,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国工程师开始勾肩搭背,用蹩脚的英语和手势交流技术想法。
"卓总,你这招高啊。"周芸看着一个乌克兰女工程师教中国同事用俄语唱《喀秋莎》,小声对卓西度说,"但这些人工资加起来顶我们半个研发部,财务压力..."
"值得。"卓西度抿了口茶,"他们带来的军用跳频技术,能让我们的芯片性能领先摩托罗拉至少两年。"
宴会接近尾声时,保安匆匆走来,在卓西度耳边低语:"卓总,秦主任到了,在您办公室等。"
---
秦主任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站着一位穿便装的年轻人,自我介绍是"国防科工委技术处的李参谋"。卓西度注意到,李参谋的右手虎口有厚厚的老茧——那是长期使用手枪的标志。
"小卓,你们那个乌克兰专家,列别捷夫。"秦主任直奔主题,"他在苏联时期参与过'闪电'卫星通讯系统的研发?"
卓西度心头一紧:"据我所知,他主要负责地面站抗干扰技术。"
秦主任和李参谋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参谋从公文包取出一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一个穿西装的亚裔男子,正在基辅街头打电话。卓西度眯起眼睛:"有点眼熟...是我们公司新招的俄语翻译,叫刘...刘什么来着?"
"刘建国,原名金成焕,朝鲜特种部队通讯科出身,现为克格勃外围情报员。"李参谋冷冷地说,"他上周开始在你公司上班。"
卓西度的后背渗出冷汗:"我马上让人事部开除他。"
"不。"秦主任摆手,"留着他,但要严密监控。我们怀疑克格勃盯上了列别捷夫团队掌握的某项技术。"他转向李参谋,"给卓总看看那个。"
李参谋取出一份加密文件。卓西度看完后倒吸一口凉气——文件显示,苏联解体前,列别捷夫团队曾开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加密技术,能够伪装通讯信号为背景噪声。这项技术与我国正在研制的某型潜射导弹的突防系统高度相关。
"你们研究院的安保级别需要提升。"秦主任严肃地说,"从明天开始,李参谋会以技术顾问身份常驻这里。所有乌克兰专家的活动范围需要适当限制。"
"这...他们会感觉被监视。"
"比被克格勃绑架强。"李参谋插话,"我们收到情报,朝鲜和伊朗都在高价收购苏联流失的军事技术专家。"
送走秦主任后,卓西度独自在办公室待到凌晨。他翻开那本秘密笔记本,在"1992年"的章节中补充了几行字:"注意乌克兰专家安全,克格勃活动加剧。提前联系以色列摩萨德渠道。"前世记忆中,90年代初以色列情报机构曾成功转移过多名前苏联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