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第207章 朱五六的野心(第2页)

第207章 朱五六的野心(第2页)

次年开春,一支特殊的商队从长安出发。驼队的领头骆驼挂着刻有“互通有无”的铜铃,商人们携带的不仅是丝绸茶叶,更有朱五六特制的“共振瓷瓶”——瓶中封存着长安市井的频率。

面摊的太极面团、酒肆的《诗经》酒音、修笔铺的“文以载道”青光。

当商队抵达大食国的巴格达,瓷瓶在集市上自动开启。

面摊的频率与当地面包师揉面的节奏相遇,烤出的面饼上竟浮现出“民以食为天”与“食物乃安拉恩赐”的双重光纹;酒肆的古音与市集的叫卖声交织,让路过的孩童自发吟唱起“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混编歌谣。

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海路。

朱五六命人在广州港的商船底部刻上“道法自然”的纹路,当这些船只穿越印度洋时,船底的光纹与季风产生共振,竟能提前三日感知风暴的来临。

有一次,一艘大唐商船遭遇海盗,船上装载的共振瓷瓶突然碎裂,无数“义”字光纹化作银箭,将海盗船的桅杆缠绕成光笼,笼上浮现的既有汉字“盗亦有道”,也有当地文字“正义不分疆域”。

消息传回长安时,朱五六正在太学里看着新绘制的星图。

原本集中于中原的光网,已像藤蔓般沿着商路延伸,在波斯的集市、大食的港口、扶桑的渔村生出新的节点。

这些节点的光纹各不相同,却都与长安的主脉保持着和谐的共振,如同乐曲中的不同声部。

“这不是征服,是共舞。”孔子的虚影出现在星图旁,指着非洲海岸新出现的光点。

那里的部落族人用贝壳在沙地上绘制的图案,正与长安修笔铺的“文以载道”产生共鸣,“你看,他们用鱼骨刻出的符号,竟暗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频率。”

秋分时,朱五六收到了来自极北之地的消息。

一支探索队在冰原上发现,当地猎人雕刻的驯鹿骨哨,吹出的声音能与长安的竹笛频率相和。

骨哨声里既有“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智慧,也融入了“天人合一”的共振,让冰原上的极光都泛起了类似曲江池的涟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