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第213章 两国文化交融(第3页)

第213章 两国文化交融(第3页)

少年的指尖划过“友”字光纹,突然想起临行前姐姐的话:“每道光纹都是人心生的桥。”

他抬头望向海面,“拓海号”的帆影正穿过月色,帆上的“同舟”二字在浪涛里起伏,像两只手,一只握着长安的晨钟,一只牵着大阪的暮鼓。

智海的唐镜终于补全了。

最后一块碎片是在“同庆”楼的梁上找到的,工匠说那是当年建楼时,从扶桑运来的木料里嵌着的。

当碎片归位,镜面突然亮起,映出无数交叠的人影。

有遣唐使与唐人共研书法,有唐僧为扶桑病人诊脉,有两国孩童在沙滩上用树枝共画大海。

这些人影渐渐淡去,化作纯粹的光,与智海记忆里青龙寺的阳光融为一体。

他把唐镜留在了“同庆”楼的正厅。

往来的旅人路过时,总会忍不住摸一摸镜面,每个人的指尖都带出一道光纹。

商人的“信”,工匠的“巧”,农夫的“勤”,艺人的“美”,这些光纹在镜面上流转,最终织成四个字——“天下一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年除夕,大阪港的钟声与应天府的钟声同时响起。

智海站在“共津”码头,看见海面上的光纹突然齐刷刷转向天空,像无数条金线,把大唐的明月与扶桑的初雪缝在了一起。

远处,“拓海号”正满载着年货返航,新织的帆上,“同舟”二字旁又多了道“年”字光纹。

那是两国百姓一起绣的,用的是长安的红绒线与扶桑的白棉线,针脚里还藏着孩子们写的“福”字。

风穿过帆影,带来远处市集的喧闹。

智海轻叩念珠,听见檐角的铜铃在唱——不再是争执的余响,而是千万种声音织成的歌。

像他补好的唐镜,像阿雪织就的屏风,像这片海面上永不褪色的光纹,温柔地裹着每个来往的人。

镜中的白光愈发温暖,像极了岁月最初的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