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方晓得这话是为了让她安心,关心问:“不知大人被分派到了哪里?”
“岭南西道巴林县。”柳淮安回答。
苏清方没听说过巴林县,但是知道岭南西道,也为之捏了一把汗,神色微变,又宽慰道:“岭南是偏远困苦了些,不过叁年后就是吏部铨选,大人还是可以还京的,也不必太灰心。岭南多蚊虫,大人此行,可以备一些膏药,以应不时之需。”
柳淮安有一瞬间的呆愣,完全没料到苏清方会对他说这番话,终究是他狭隘了,自嘲似的笑了笑,“你跟他,说了差不多的话。”
“谁?”
柳淮安但笑,扯开了话题:“听说巴林的橘子不错。我有口福了。”
说话间,二人已到大门口。跨出门槛,就是大街。
“苏姑娘。”柳淮安停下了步子。
“嗯?”苏清方闻声转头。
目光相接。
此时此境,柳淮安感觉自己好像第一次这么仔细清楚地看苏清方,或许说他以前其实不敢和苏清方对视,总是一眼错开。
他想到自己第一次见苏清方的场景。
彼时仲夏,他已经养好伤,承蒙苏邕大人收留,在府上做书室记,有时候指点一下苏润平的课业。
他从院中路过。
青瓦凉亭翼然,两边翠竹萧萧掩映。少女坐在亭里看书,听到声音,惊起身,默默将书往袖里掩了掩,浅笑欠了欠首,姗然离开。
缥缈得像一个梦。
苏润平赶来,说那就是他姐姐,一定又在看闲书了,什么《牡丹亭》啊,《西厢记》啊。
柳淮安不相信。哪怕他其实匆匆一眼看到了书上的版画——四书五经等正统教义上不会刊印这种移乱心性的东西。但他觉得是自己眼花了。刺史家的千金怎么会看禁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