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讳言的是,此前运-10的气动布局与波音-707极为相似,同样是四发发动机。
但,那是李干接手之前的样子了。
长飞厂接手后,李干从101飞机设计院调派了大量人手,宋文忠总师亲自操刀,对运-10的气动布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
李干非常清楚一点,运-10此前的气动布局已经落后了。
根本就在于,波音-707压根就不是什么技术先进的飞机,同样是70年代服役的波音-747,不知道领先多少。
既然要继续搞,既然要搞出一款能长久使用的军民两用平台,那就不能按部就班,不能小改,必须得大改。
尤其是波音-707的先天缺陷——金属疲劳导致机身结构强度不足这个致命的缺陷。
美国人后来也是进行了大改,然后才让这个飞机有了其他发展的可能。
李干的原则是,宁可再等上那么几年,也不愿意要一款服役即落后的飞机。
宋文忠是气动布局方面的顶级专家,他对多种气动布局有深入的研究。
根据李干提出的技术指标,在反复研究了运-10的基础数据后,宋文忠确定了中单翼加翼梢小翼——鲨鳍小翼的传统常规气动布局。
宋文忠的理由只有一个——客机追求的是稳定,不要去考虑那些千奇百怪的造型,就在当前的传统常规布局基础上进行改进。
鲨鳍小翼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改进。
对气流形成了有效的扰动,优化了飞行时的稳定性。
通过对整体的气动布局进行细致的调整,做了好几千小时的风洞试验,得出来的优化方案。
宋文忠团队已经做到了这个时代的最优。
当李干看到新运-10,他仿佛有种错觉,像是看到了21世纪的空客-320NEO。
整个飞机看上去非常的舒服。
舒服就对了!
一架飞机,如果看上去令人觉得不舒服,那么它的气动布局一定是不够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