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200章 芍陂说军政,铁骑欲南下(第1页)

第200章 芍陂说军政,铁骑欲南下(第1页)

芍陂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刘义隆手持辛弃疾的《刍荛十论》与《九议》,反复诵读,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击节赞叹。

“稼轩啊,朕这几日在前线观察,受益良多” 刘义隆放下竹简,走到辛弃疾面前。

“你在《九议》中说‘足食莫若屯田,理财莫若节用’,后半句具体又该如何施行?朕闻江北流民南渡,土地荒芜者多,欲全国推行屯田尚有可为,理财却当从何处着手?”

辛弃疾早有准备,上前一步,指着殿中悬挂的舆图:“陛下,且听微臣道来。屯田当分军屯、民屯。军屯推广可先于淮南、襄阳一带,令戍卒且耕且守,仿赵充国湟中故事。民屯则需检括荒芜田土,招徕流民,贷以种子农具,三年后按亩收税。臣已草就《屯田条制》,请陛下御览。”

内侍呈上又一卷竹简,刘义隆展开,见上面详细记载了屯田的组织方式、田亩分配、赋税比例,甚至连农具改良、水利兴修都有提及。其中 “曲辕犁优于直辕犁,可增耕效率三成” 的论述,让随军而来曾见过新式农具的前彭城王刘义康暗自点头。

“好!” 刘义隆击掌,“此策若行,粮草无忧矣!只是爱卿说的这‘飞虎军’。。。 朕闻卿言需选锐卒三千,精训而成,所需军费几何?国库如今。。。” 刘义隆面露难色,两次北伐已让国库空虚。

辛弃疾微微一笑:“陛下勿忧。臣在《九议》中已言‘理财之道,在于开源节流’。节流者,裁汰冗官,减省浮费;开源者,可设‘市易务’,掌东南海外贸易,又可推行‘经界法’,清查隐田,按实征税。臣算过,若此数策并行,三年之内,足可支撑飞虎军所需,且有余力备北伐之资。”

他从袖中取出一叠算筹图,上面画着市易务的运作流程、经界法的实施步骤,甚至标注了广州、明州等港口的贸易税估算。这已不止是策论,已是变成了完整的治国方略!

文帝看后思索良久:“爱卿所言真乃真知灼见,但选兵练兵非一日之功,三千锐卒,从何而来?”

“兵贵精不贵多。” 辛弃疾目光如炬,“臣已于流民中遴选千人进行屯田训练,臣提议各州郡举勇武之士,臣当亲自主试,以弓马、膂力、技击等为考校标准。所选之兵,臣将以‘连坐法’部勒,以‘却月阵’操练,辅以臣所制‘神臂弓’、‘斩马刀’,不出一年,可成劲旅!”

提到兵器,辛弃疾取出怀中一枚缩小的神臂弓模型:“此弓乃臣参考古制改良,可射三百步,力逾三石,若装备飞虎军,可破北魏重甲。”

刘义隆接过模型,啧啧称奇。

“爱卿所言神臂弓,恐需精铁甚多,如今铁矿多为豪强所控。。。”

“这正是臣要奏请陛下的。” 辛弃疾朗声道,“请陛下下诏,收冶铁、铸钱之权于朝廷,设‘铁官’、‘钱官’,统一规制,不仅兵器可精,钱币亦得流通。”

这一番对答,从屯田到理财,从选兵到冶铁,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让刘义隆听得赞叹连连:“奇才!真奇才也!朕得辛爱卿,北伐有望矣!”

“稼轩,朕今授你全权,总领屯田、理财、练兵诸事,有敢阻挠者,可先斩后奏!”

“臣遵旨!” 辛弃疾跪拜领命,心中却清楚,前路绝非坦途。豪强兼并、吏治腐败、军制废弛,皆是积重难返的顽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