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88章 杜立特的复仇(第2页)

第88章 杜立特的复仇(第2页)

命令一下,杜立特立刻就开始在陆军航空队的各个轰炸机部队中,秘密招募执行这次特殊任务的志愿飞行员。他对前来报名的飞行员们,通常只有一句简短而又直截了当的开场白:“我们将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甚至可能回不来。有谁不愿意参加的,现在就可以退出,绝不勉强。”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警告,那些年轻的美国小伙子们,不仅没有一个退缩,反而争先恐后,踊跃报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因为珍珠港的国耻而义愤填膺,渴望能有机会亲自驾机去轰炸日本本土,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经过严格的筛选,杜立特最终从数百名志愿者中,挑选出了80名(16个机组,每组5人,包括正副驾驶、投弹手、领航员和机枪手)最顶尖、最精锐的飞行员和机组成员。

紧接着,这支特殊的“轰炸东京特遣队”,就开始在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和附近海域的航空母舰上,进行起了极其严格和艰苦的秘密特训。训练内容,完全是针对这次任务的特殊要求而量身定做的:

航母甲板超短距起飞:B-25轰炸机要在航空母舰那晃晃悠悠、而且长度只有几百英尺的飞行甲板上安全起飞,那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飞行员们必须在最短的距离内,将沉重的轰炸机拉起来,稍有不慎,就可能连人带机一起掉进海里喂鱼。为此,他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起飞训练,把每一米跑道都利用到了极致。

低空突防:为了躲避日军的雷达和防空炮火,轰炸机群在进入日本近海和本土上空时,必须采取超低空飞行的方式,有时候甚至要贴着海面或者屋顶飞行!这对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超远航程油量计算与简易导航:这次任务的航程,远远超过了B-25轰炸机的正常作战半径。为了尽可能地多携带燃油,飞机上所有不必要的设备(比如自卫机枪的尾炮塔、无线电通讯设备等)都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加装的副油箱。飞行员们必须学会精确地计算油耗,利用最经济的飞行方式,并且在缺乏精确导航设备(为了减轻重量和保密,很多先进的导航设备也被拆了)的情况下,依靠简单的罗盘、地图和天文导航,在茫茫的大海上和陌生的中国大陆上空,找到正确的航向。

紧急野外生存训练:考虑到在中国境内迫降或跳伞的可能性极大,一部分飞行员还接受了紧急的野外生存训练,学习如何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熟记中国机场与迫降点坐标:杜立特和他的部下们,也反复研究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地图,试图熟悉那些由中方提供的、可供B-25轰炸机降落的临时机场(比如浙江衢州机场)或备用迫降点的坐标和地形特征。

经过几个月紧张而又艰苦的秘密训练,一切准备就绪。

1942年4月2日,美国海军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在旧金山阿拉米达海军航空站,悄悄地搭载上了杜立特和他的16架B-25中型轰炸机。这些陆基轰炸机被小心翼翼地用吊车吊上航母甲板,然后首尾相接地排列在飞行甲板的后部。那场面,看起来相当壮观,但也透着一股子悲壮和孤注一掷的味道。

紧接着,“大黄蜂”号在海军中将威廉·哈尔西指挥的第16特混舰队(包括航空母舰“企业”号、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护航下,悄然驶离旧金山,向着茫茫的西太平洋,开始了这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远征。哈尔西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大黄蜂”号及其搭载的“复仇天使”们,安全地护送到距离日本本土尽可能近的攻击发起位置。

这些B-25轰炸机,虽然是陆基飞机,但为了这次特殊的航母起飞任务,也进行了一些改装。比如,拆除了不必要的设备以减轻重量,加装了额外的油箱以增加航程。但它们毕竟不是为航母设计的,起飞滑跑距离长,对飞行甲板的要求极高。而“大黄蜂”号的飞行甲板,对于B-25这种“大家伙”来说,实在是太短了!

原计划,哈尔西的舰队将搭载着杜立特的轰炸机,秘密航行到距离日本本土约400至500海里(约740至926公里)的海域,然后B-25机群再起飞,执行轰炸任务。这样,飞机在完成轰炸后,才有可能凭借剩余的油料,勉强飞抵中国境内的机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42年4月18日清晨,当哈尔西的舰队还在距离日本本土约650至700海里(约1200至1300公里,不同史料记载略有出入,但肯定比原计划远了不少)的海域时,舰队的雷达突然发现了一艘正在附近游弋的日本特设哨戒艇(可能是改装的渔船)“日东丸23号”!

情况万分紧急!虽然美军驱逐舰迅速上前,将这艘日本哨艇击沉,但谁也无法保证,它在被击沉之前,有没有通过无线电,将发现美国航母编队的情报发回日本本土。如果情报泄露,那么杜立特的整个轰炸计划就将功亏一篑,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特混舰队都面临被日本海军反击的危险!

时间不等人!哈尔西和杜立特在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商议之后,当机立断——提前起飞!立刻起飞!尽管此时的起飞位置,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十个小时,也远了至少两百多海里!这意味着,B-25轰炸机在完成轰炸任务后,能够安全飞抵中国机场的希望,将变得更加渺茫!

“大黄蜂”号的飞行甲板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海面上风浪不小,航母在波涛中剧烈地颠簸摇晃。第一架B-25轰炸机的驾驶员,正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官,杜立特中校本人!他要亲自为他的弟兄们,飞出这“第一条血路”!

他驾驶着沉重的轰炸机,在长度不足150米的飞行甲板上,迎着刺骨的海风,开足马力,奋力滑跑!飞机像一头笨拙的巨鸟,在甲板的尽头,惊险地、几乎是擦着浪花,顽强地抬起了机头,摇摇晃晃地飞向了阴云密布的天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