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32章 戈培尔的嘶吼(第3页)

第132章 戈培尔的嘶吼(第3页)

就在德国还在为是否要“总体战”而开动宣传机器的时候,对面的苏联,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进入了这种“不计代价、全民皆兵”的状态。

但苏联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打了两年,损失了超过一千万人,虽然在人力方面相比德国要好很多,但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更是焦虑万分。他每天都死死地盯着西线的地图,像一个焦急的债主,等待着英美那传说中的“第二战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辟。丘吉尔的各种“拖延”和“借口”,让他感到极度的不满和愤怒。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丘吉尔那句“最好的结果是一个敌人进太平间,另一个躺在担架上呻吟”的真心话,虽然没当着他的面说,但他能感觉不到吗?

为了维持国内的战争意志,斯大林对内部的控制,也变得更加严厉。“不进则退,后退就是叛国”的政治口号,压得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肃反”人员,也开始在前线和后方,清理那些所谓的“战斗疲劳情绪”和“失败主义言论”。

就在苏德两国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大决战而积蓄力量、磨刀霍霍的时候,一个极其隐秘的、在当时几乎不为外界所知的“外交暗流”,却在北欧中立国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悄然地涌动着。

1943年3月下旬至5月初,在斯德哥尔摩郊区的一间私人别墅里,苏联和德国的代表,以“民间学者”和“商人”的身份作为掩护,进行了一系列秘密的、也是毫无结果的“和平试探”。

这场谈判,虽然没有任何的资料记载,但根据流传的一些史料来看,双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双方都像是在试探对方的底牌,谁也不肯先亮出自己的“王炸”。

德方代表:他们提出的条件,基本就是想把已经占领的土地“既成事实化”,要求苏联承认德军目前的占领线,然后双方可以“停火”,恢复经济交流。

苏方代表:则寸步不让。他们明确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地撤回到1939年(也就是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边界,归还所有被占领的苏联领土,包括波兰东部和波罗的海三国。

核心分歧:双方在“乌克兰”这个核心问题上,分歧更是大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这“和平”,自然是谈不下去了。5月初,谈判正式中断。

双方各自向本国的最高领导人作了汇报。希特勒对此,似乎是不置可否。而斯大林呢,则立刻加紧了给丘吉尔和罗斯福的电报频率,用一种近乎“最后通牒”的语气,催促他们必须尽快兑现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斯大林之所以同意进行这次秘密谈判,其真实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和平”,而是一次高明的外交“敲山震虎”。他就是要用这种“我可能会单独跟德国人媾和”的姿态,来给英美施加最大的压力,逼他们赶紧在西欧动手。而美国之所以在不久后的1943年5月底,正式确定了在年底召开由美、英、苏三国首脑共同参加的“德黑兰会议”的意向,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苏德谈判与敲定“德黑兰会议”有关,但我想至少起到了间接性关系。

既然“和平”的道路已经彻底堵死,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战争了。

斯德哥尔摩的秘密谈判,无果而终。东线战场上那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即将被一场更大规模的、由钢铁和火焰组成的“交响乐”所打破。

双方,都在为那场即将到来的、将决定整个战争最终命运的库尔斯克大决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二战那些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