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塔交错扫射:在最混乱的地段,双方的坦克,甚至会出现炮塔交错、互相用机枪扫射对方车体的情况,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中世纪的骑士对决。
德国空军的Ju-87“斯图卡”和Hs-129攻击机,也拼命地想要支援地面的友军。但弥漫的烟尘和苏军密集的防空火力,极大地削弱了它们的攻击效果。很多时候,飞行员们根本无法分清,下面那些纠缠在一起的坦克,到底哪一个是自己的,哪一个是敌人的。
这场惨烈的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当天黄昏时分,才因为双方都已筋疲力尽,而逐渐平息下来。
当夜幕再次降临,枪炮声逐渐平息下来之后,双方都开始清点着自己那惨重的损失。
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这场惨烈的对攻战中,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据战后统计,他们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了超过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几乎被打残。但他们也成功地达成了战役目标——用鲜血和生命,死死地堵住了德军前进的道路,阻止了党卫军装甲师的整体突破。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上将,在看到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惨重损失之后,也清醒地认识到,再继续发动进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立刻命令所有部队,停止反击,转入全面防御,连夜挖掘战壕,将那些还能开动的坦克,都埋入土中,作为坚固的火力支撑点使用。
德军这边,虽然在交换比上,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击毁了数倍于己的苏军坦克,但他们自己,也同样是损失惨重。据统计,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当天的战斗中,也损失了超过60辆宝贵的“虎”式、四号和“豹”式坦克,其中很多都是无法修复的永久性损失。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未能占领普罗霍罗夫卡村。这是一场典型的“战术上胜利但战略上失败”的战斗,其向心突击的锐气,被彻底地遏制住了。
南线的指挥官曼施坦因和豪塞尔,开始紧急地就下一步的战术调整,进行着磋商。他们都意识到,原定的作战计划,已经不可能按时完成了。
战后,罗特米斯特洛夫因为其在指挥上的“鲁莽”和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而遭到了斯大林的严厉批评,甚至一度面临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但在朱可夫的力保之下,他最终还是保住了自己的职位。
而在德军这边,豪塞尔在给曼施坦因的报告中,无奈地承认,党卫军装甲师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在苏军这种“不计成本”的、以纵深和数量为核心的防御体系面前,他们也同样感到无能为力。
曼施坦因再次向希特勒提出了那个他最初的、也是他一直认为最可行的建议——放弃对库尔斯克的正面进攻,将装甲主力转向西南的罗斯托夫方向,进行一次大纵深的机动作战。但这个建议,再次遭到了希特勒的断然拒绝。
也正是在这一天,也就是1943年7月12日,一个来自地中海的、比库尔斯克的战况更让希特勒感到震惊的消息,传到了“狼穴”大本营:
英美盟军,已于7月10日,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登陆作战!意大利的局势,急剧恶化!
希特勒被迫紧急召开会议。他的目光,第一次,不得不从那片让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库尔斯克黑土地上,艰难地移开。
“堡垒”行动,那座由他亲手设计和建造的、号称“坚不可摧”的战争堡垒,在其内部,已经出现了第一道致命的、也是无法弥补的裂痕。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二战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