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大幕,在周宽世的亲自坐镇与严密督造下,轰轰烈烈地拉开。
三万坪的宏阔地基之上,千名工匠日夜不息,挥汗如雨。
金丝楠木在能工巧匠手中,以古法榫卯严丝合缝地构筑起巍峨的梁柱与飞扬的檐角,沉郁的木香在空气中弥漫,压过了暑热与汗味。
汉白玉石匠们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石屑如雪纷飞,柱础、栏杆、影壁上的瑞兽祥云在精雕细琢下渐渐显露出灵动磅礴的气势。
宫保第的主体轮廓日渐清晰,其宏大气派已初露端倪。
然而,就在宫保第工程如火如荼之际,周宽世却将督造的重心,更多投向了与之毗邻的另一片工地——那是刘锦棠信中反复强调、必须倾注全力营建的刘松山专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严格遵照刘锦棠的指令,亲自选定祠址,位置显要,地基更特意高出宫保第一尺,取“尊崇”之意。
运来的最上乘的汉白玉石料,优先用于祠堂建设。
粗大笔直、金丝纹理最为华美的楠木巨柱,被遴选出来支撑起祠堂高耸的殿堂。
正殿中央,一个巨大的、由整块顶级汉白玉雕凿而成的神龛基座正在成型,那里将是安放刘松山英灵之位的神圣所在。
基座四周,经验最老到的石匠们,正依据刘锦棠派人快马送来的图样和描述,以最精湛的技艺,浮雕镌刻着刘松山一生的重要战阵——血战金积堡、力擒马化龙、左帅麾下勇冠三军……刀光剑影,铁马金戈,英雄气概,跃然于冰冷的石壁之上,即将化为永恒。
周宽世每日必至祠堂工地巡视,对尺寸、用料、雕工要求近乎严苛,他知道,这里凝聚着刘锦棠最深沉的哀思与最高的敬意。
祠堂正梁上栋那日,仪式格外庄严肃穆。
周宽世代远在西北的主帅刘锦棠,身着素服,主持大典。
当那根最为粗壮雄伟、通体金丝流淌的主梁,在震耳欲聋的鞭炮与铳鸣声中,在无数敬畏目光的注视下,被众人合力稳稳抬升,最终严丝合缝地架设在祠堂的最高处时。
周宽世仰首凝望,神情肃穆。
他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金积堡城头弥漫的硝烟,看到刘松山身中数创仍力战不屈的巍然身影,更能感受到刘锦棠远隔万里传来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痛楚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