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069章 你会不会断案?(第1页)

第1069章 你会不会断案?(第1页)

陡然之间,苏谨再被弹劾,要求和其学生案子合并交由三司会审的消息,在整个朝堂甚嚣尘上。

因为苏谨之案,整个朝堂的运转都停滞了几分。

而在朝堂之内,这些或主动参与,或被裹挟进去的派系,一时间泾渭分明,闹得不可开交。

以都察院刘观为首,江南、两淮地方官员为辅的反苏党,纷纷露出狰狞的獠牙。

这是一股在朝中不容小觑的势力,他们代表的不是官位本身,而是其身后的士族势力。

这些士族的族人,虽然大都没有位列高官,但族中子弟往往在地方为官,关系着一地民生。

一人一官不显眼,但这么多的人加起来,聚沙成海,就是一股令人忌惮的庞大势力。

当年朱棣初进京,为什么放过了那么多反对他的官员,还不就是担心一旦追究,很容易就激起地方反抗?

所以直到最后,他也不过只诛杀了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首的建文一系核心。

那个景清最多算是附赠品,是自己作死。

关系到苏谨一案,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由礼部一个六品主事何进,上奏揭发、检举、弹劾部堂苏谨引发。

何进负责和地方市舶司的对接事宜,主要职责就是管理贡品,以及出海货品名单。

经他所言,在任职主事期间,发现市舶司的船队中,大量充斥着晋国公府的货物,混在朝廷外贸船只中向海外贩卖。

晋国公有自己的产业,大家都知道,这本不稀奇。

但混在朝廷外贸船中,这一点可就值得商榷了。

毕竟,市舶司税收的范围,可不包括朝廷的官船。

礼部侍郎杨士奇当场提出质疑,怀疑这是何进伪造证据,污蔑苏谨。

可惜,刘观这件事做的很稳,这证据,是真的。

外贸官船中,还真有一大批货是以晋国公府名义上船的,上面还有苏谨的亲笔签押。

就苏谨那歪爬爬字,想要冒充还真不容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