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血屠,竟敢以此诛心!
他的手指死死掐在案头上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在触及竹简边缘时骤然松开。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没能发出声音来。
眉头紧皱之际,他的心思越转越快,越转越急,诸多圣人之言在他的脑海之中闪过,又似有无数典籍随着疾风快速翻页。
无数的理论流淌在心头,却找不到一丝破解之道。
若是他身临其境,只来得及鞭退马车,他该如何抉择?
他握住了尚书,却感到这竹简如同烙铁一般,烫手不已,触电一般松开。
“血屠此问……恰似桀纣问比干'天为何有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扶苏见到淳于越的表现,刚刚升起来的信心与清明又渐渐回落,“可天为何有日一问,无从回答,也没有意义,救童与否之问,却是真实可能遇到的。”
“若某日行于城中,当真遇到此情此景,依仁义之道,吾该如何抉择?”
“请先生教我!”
此问横亘在扶苏心中,挥之不去。
他实在是迈不过去。
淳于越抬头看到迷茫的扶苏,踉跄后退几步,袍角扫过书架,竹简噼啪啦坠地。
"若救幼童则五人死...若不救则一童亡..."
他的声音突然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这哪里是问仁义...分明是拿秤来称孔夫子的'仁'字能换几斗粟米!"
他想得更多,也更深,“那马车若是秦法的苛政...那幼童便是天下的黔首...可五人难道不是黔首?”
“若不能以杀少救多为仁,难道就视而不见,放任马车碾压幼童,便是仁吗?”
他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儒学最为珍视的恻隐之心,在这一问之中,反倒成了致命的桎梏,让他进退维谷。
上前一步则毁仁,退后一步则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