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累了,还可以坐在草坪上继续放。
周围越来越热闹,好像有电视台来拍, 记者对着镜头介绍风筝节。还有博主在直播,和直播间里的观众在说话。
郑千玉还听到一些很专业的人在讨论怎么放风筝。他以前看过一些视频,放风筝是有锦标赛的, 还可以在空中斗风筝,或者是团体比赛,在地上控制风筝到空中按队形飞舞, 非常壮观。
还有造型独特的风筝,有的风筝巨大, 需要好几个专业的人一起才能放起;还有观赏性和表演效果都非常豪华的风筝,甚至可以在空中模拟完火箭发射到宇航员在太空出舱的一整套流程。
郑千玉喜欢新奇的东西,他正是被这样的东西吸引而来。
坐在风拂光照的草坪上,即使郑千玉没有真正看到它们, 他还是可以为此感到一点点快乐。因为残缺无法享有常人全部的快乐,这是一件很客观的事。但如果为此放弃所有快乐的可能,那他将连这一点点都无法拥有。
郑千玉和叶森放了一会儿风筝,还碰见几个年轻人为一个风筝吵起架来。他们聚在旁边,说他们做的风筝很好放, 不需要技巧,另外的人说不可能,这个风筝构造做得太复杂。又有人没好气地说那你们的风筝就好放吗?对方答,那当然啦!
因为郑千玉所在的位置离他们很近,战火开始烧到郑千玉这里。他们想找个路人来试试看放风筝评评理,转身就锁定了郑千玉和叶森两个看上去很有空的人,浩浩荡荡地走过来。
郑千玉在旁边一边很悠闲地放风筝,一边竖着耳朵听了半天,没想到变成裁判。
虽然这群人刚才两方各执己见,但也不算真的在争吵,只是要在这个地方守护自己心爱的风筝,一决高下。他们走过来,一时还没有发现郑千玉是盲人,先朝他们打招呼,语气很平和地介绍他们是附近大学的风筝社团,想让郑千玉和叶森来试试放他们的风筝。
“好啊。”
郑千玉笑着答应,叶森先起身,把手给他借力,帮郑千玉从草坪上站起来。郑千玉把线轴递给叶森,让他先把他们的风筝收回来。
叶森则把他的盲杖拿给他。
几个交接的动作很流畅,他们不怎么需要语言,也没有什么滞涩。在郑千玉握住盲杖的时候,那几个大学生才发现他是盲人。
郑千玉知道他们正在惊讶,或者尴尬,或者懊悔同情。但很意外的,这一次他没有因为展露缺陷而感觉很难堪。可能是因为他们萍水相逢,也并不知道郑千玉原本是什么样子,或者认为他是一个天生的盲人。
叶森收回了风筝,一手牵他,好像想给予他安定。
好像在说“不要怕”。
还没有人说话,郑千玉鼓起勇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