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魏延匹夫献破计,害我孤身入长安 > 第393章 岂敢贪图世间欢乐(第1页)

第393章 岂敢贪图世间欢乐(第1页)

明家老爷从急火攻心中醒来,顾不得围在身旁的诸多商户,就让管家准备牛车,他要去见一个重要的人。

通樊楼后边是一条不起眼的短巷,巷子尽头座落着一张院子,那院子上也没挂牌匾,只是用一个小小的挂牌写着:不请勿进。

这里就是长安商界泰斗项伯的院子。

项伯在长安商会任会长的几年,就是长安商贸最巅峰的时候;都知道参政局董舒是管理长安财政的关键人物,可如果没有项伯搭建的商业基础,董舒也没办法盘活长安经营。

西通蛮夷交换金银宝物,东通孙吴采买细瓷名木,南联川蜀进购锦绣彩陶,外通异域交流玉石琉璃……在长安四百年汉祚的基础上,项伯用自己的信誉和手段把世界好物汇聚在长安,打造了一个复杂庞大的商业体系。所谓的商业体系不过是以物换物的简单交易,真正能促进这些人带着宝物进驻长安,当然也离不开项伯背后的那个男人,夏侯楙。

三年前的一个傍晚,通樊楼还是长安最高的建筑,夏侯楙把项伯叫到楼顶告诉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长安毕竟还是曹魏的长安。

于是项伯辞去商会会长的名头,卖掉长安大道最奢华的院子,搬进通樊楼后边这个闹中取静的小庄园。项伯自幼跟在夏侯惇身边走南闯北,因为亲眼看到夏侯惇在外打仗时总是为军需劳顿,于是暗暗苦学经营之道,每到一个地方进都会利用军权之便迅速打通经营渠道,为夏侯惇以备不时之需;夏侯惇从一个立方离开之后,他就会把经营渠道无偿赠送给当地商会,并且以夏侯惇的名义给当地百姓捐一笔钱,因此夏侯惇不仅战绩斐然,就连名声也声名远播。

先武帝曹操曾夸赞夏侯惇:忠勇双全!

万年夏侯惇回到许昌,项伯也随着他把经营之道运用在许昌,其余诸地商会对此一呼百应,很快就让夏侯楙成为许昌最富有的老爷。明帝初年迁都洛阳,就在夏侯楙打算带着生意随迁洛阳的时候,曹丕却下令让昔日的好兄弟去守长安。

夏侯楙不懂曹丕的意思,年迈的夏侯惇却看出了曹丕想动世家的念头。于是把项伯叫到跟前,告诉他许昌的生意不要往洛阳迁,让他先一步去往长安,把夏侯家一半的生意迁往长安。就在曹丕的御诏到达夏侯家之前,夏侯惇的噩耗先一步传进宫殿,夏侯楙因此需在家守孝三年,躲过曹丕对满朝世家大族清算的残酷过程。

公元223年,明帝黄初三年,项伯完成了在长安的经营基础,夏侯楙也守孝满三年,于是把许昌的生意交给族人管理,自己则带着胞弟夏侯晚、夏侯清远赴长安,向明帝曹丕以表忠义之心。当时曹丕把曹氏宗族和世家基本得罪了一遍,大家都盼着夏侯楙作为武帝驸马能出来扛起宗族大旗,却没想到夏侯楙远遁长安一往无前的支持曹丕,这也为曹丕王朝的兴盛添了一把柴火。

所以当夏侯楙告诉项伯该收手的时候,项伯没有丝毫犹豫,他甚至逐渐减持了市场份额……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明帝黯然驾崩,新帝曹叡继位。曹叡偏信曹氏宗亲,因此开展对世家大族的清算……也就是这一年开始,原本那个精干的夏侯州牧,开始变得不务正业,荒淫经营,成为川蜀严重的膏粱子弟。

而项伯也在这偏安一隅的院子中,躲过新帝的清算。

牛车进不去胡同,明老爷子就踉踉跄跄的奔跑到那扇门口,手忙脚乱的不停敲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