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藏两个大最强的地方政权——帕木竹巴(帕竹政权)的阐化王扎巴迥乃(历史上应为扎巴坚赞之子扎巴迥乃,此处为小说设定)与藏巴汗(后藏势力代表)的辛夏巴·才旦多吉,联合了乌斯藏地位最为尊崇的三大法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以及另外五大地方性教派领袖(即五大教王:阐化、阐教、辅教、赞善、护教),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朝贡使团,携带佛像、佛经、舍利,正启程前往北京,欲向大明皇帝陛下贡献“无上福田”,表达“最虔诚的归附之心”!
“帕木竹巴……藏巴汗……三大法王……五大教王……”朱祁镇轻声念着这些名字,指节在奏折上轻轻敲击,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还在努力把一顶小毡帽往雪人头上按的小小身影——吴王朱见沥。
一个念头在朱祁镇心头升起,他对侍立一旁的侯宝吩咐:“去,把吴王叫过来。”
胡滢一愣,完全不明白皇帝此刻叫吴王过来是何用意。
眼下讨论的是关乎帝国西南边疆稳定的大事,吴王年仅七岁,能懂什么?这……这岂非儿戏?
小朱见沥被内侍牵着手带到朱祁镇面前,小家伙脸蛋冻得红扑扑的,眼睛明亮如星,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儿臣参见父皇。”
朱祁镇蹲下身,将奏折随意地摊开在膝上,指着上面那些名字,用闲聊的口吻问道:“壮儿,你看,乌斯藏那边,有好多人要来给父皇送宝贝呢。这个叫阐化王,这个叫藏巴汗,还有这三个是大法王,这五个是地方上的小王……他们说,要来朝拜父皇这个‘文殊皇帝转世’。”
朱见沥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奏折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和头衔,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理解父皇话里的意思。
他看看奏折,又抬头看看父亲威严中带着鼓励的眼神,再看看一旁表情复杂、欲言又止的胡尚书。
突然,他用那特有的、带着浓浓稚气的奶音,清晰无比地问了一句:
“父皇是天下的皇上,那乌斯藏……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王呢?”
“轰!”
七岁孩子的一句话,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瞬间劈在胡滢的心头!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花白的胡子猛地一抖,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身高只及自己腰部的吴王殿下!
这……这真是从一个七岁孩童嘴里问出来的话?!
天真无邪,却直指核心,一针见血地戳破了明朝对乌斯藏施行了数十年的“羁縻”政策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朱祁镇的反应截然不同。
他先是一怔,随即,他猛地站起身,放声大笑,笑声在雪后的御花园里回荡。
“哈哈哈哈,好,问得好,问得太好了,不愧是朕的儿子!”朱祁镇一把将朱见沥抱了起来,举得高高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