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在工业区看了一圈儿,中午跟建设指挥部的人吃了顿工作餐,下午到太子湾的临时码头。
上了一艘运粮船,直奔大屿山。
运粮船擦着新界边驶过,沿途可以看到中华电力正在新界西,北端临海位置新建的龙鼓滩发电厂,和南端正在扩建的青山发电厂。
龙鼓滩电厂主要保障芯片及附属工厂供电。青山发电厂增容后,主要负责大屿山方向的供电。东面正在升级扩建的北角电厂,保证的是晶圆及附属工厂供电。
有钱赚,进度快的很。
曲卓上次从港岛回内陆时,青山电厂才刚开始动工。这才多长时间,安装汽轮机的大厂已经拔地而起了。
就这,还是经历了“荷贝”、“圣杰菲”和前几天的“妮妲”三场台风,不然更快……
过了屯门,运粮船转向西南。兜了个小圈进入大澳湾时,眼前……乱糟糟的一片。
大小渔船、进出港的小客轮、运送肉蛋菜的小机轮和运砂石物料的平底船交杂在一起,汽笛声、电喇叭声、扯着大嗓门的吆喝声,咒骂诅咒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在没有陆路交通的岛上搞建设,麻烦的点就在这,所有东西全靠船运。
混乱只是暂时的。
海湾南侧南涌村一线的渔民码头正在加班加点,挨着石仔埗街的新公共码头已经快要完工了。
等两个新码头建成后,老公共码头做货运码头用,渔船、客轮和货船都有了专用码头,规划好航道,一切就会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至于陆上工程,要分两步走……先动人,再动地。
大澳的核心区域,就中间的十九亩地。十九亩地中只有大澳道,永安街和太平街沿线,能看到点正经建筑。
北侧整条石仔埗街、吉庆街和吉庆后街,满眼烂棚子破板房,臭水沟子垃圾堆。
后世的地图上看,大澳屁大点地方满满登登的都没处下脚,怕是挤了好几万人。
79年时常住人口还不到两千人。加上租房做生意的,打工的,也不过两千五百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