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1976步步生莲 > 第1498章 先动人,再动地(第2页)

第1498章 先动人,再动地(第2页)

79年时常住人口还不到两千人。加上租房做生意的,打工的,也不过两千五百人左右。

但实际人口,有三千多人。

多出来的那些,都是“黑户”和“黑人”。

没来由的人,有港岛移民署和港警去处理,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剩下的人,打工的在工程期间可以做帮工,同样能赚钱。可能赚的还更多。

租房的店铺老板,给予一定补偿,或者等新街区建好后给减免租金。

痛快签字的,肯定不会吃亏。赖赖唧唧想借机敲一笔的,自有新义安的人晚上找他们“商量”。

剩下的常驻人口,可以搬去元朗和北区新建的徙置大厦。也可以留在大澳,等安置房起来后增补面积入驻。

有商铺的,等吉庆街、吉庆后街和新基街一线翻建后,同等面积补偿。

所谓“商铺”,就是路边搭的烂棚子和破板房。渔港嘛,主要都是些鱼虾蟹档口和大排档。

北区和元朗为了承接基于晶圆厂和芯片厂,以及两家大厂的附属上下游产业链,正在清村动迁。

同时择地建造大批徙置大厦,就是回迁楼。

徙置大厦分两个档次,低档是筒子房加公共厨卫浴,高档是独立卫浴的套间房,一平方尺分别是18和46港币。

(同期普通商品房100到150每尺,高档商品房279-344每尺)

虽然元朗和北区,对很多港岛人来说约等于偏僻的农村。但对蜗居在脏乱恶臭环境中的岛民来说,不亚于从农村搬去县城。

想迁走的,按照最高档的价格补偿,每尺给46港币。那边以后工厂多,用工机会多,不愁没营生。

其实多给点也无所谓,但不能那么做。

破坏了“行价”,都不是惹众怒那么简单。消息传开后,北区和元朗的徙置人口肯定炸庙,会闹出乱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