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97章 十字军的试炼(第2页)

第97章 十字军的试炼(第2页)

尽管遭遇了恶劣天气和德军顽强抵抗的困扰,但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将士们,依然在向着他们的主要目标——解围图卜鲁格——顽强地推进着。毕竟,伦敦的雪茄首相还在等着好消息呢!

经过一周多艰苦卓绝的战斗,1941年11月26日(一说27日,这日子在历史上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出入),一个值得所有图卜鲁格守军和整个英联邦欢呼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英军南路突击集团的一支装甲部队(隶属于第7装甲师的第4装甲旅,这帮“沙漠之鼠”的老巢部队,总算没给祖宗丢脸),终于在图卜鲁格以东的埃德杜达地区,与从图卜鲁格城内发动反向突围的英国第70步兵师的先头部队,成功会师了!那场面,估计跟失散多年的亲兄弟见面差不多,就差抱头痛哭了。

当两支部队的士兵们,看到对方那熟悉的面孔和军装(虽然都脏得跟刚从泥潭里捞出来似的),激动得是热泪盈眶,拥抱欢呼!被围困了整整八个月之久的图卜鲁格要塞,终于在这一刻,被成功解围了!城里的“沙漠老鼠”们,总算是盼来了“出笼”的这一天!可以好好洗个澡,刮个胡子,不用再天天担心德国人的炮弹啥时候掉到饭锅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图卜鲁格城内的澳大利亚守军和波兰独立旅的士兵们,也在莫尔斯黑德将军的指挥下,从内线向西,对包围他们的德意联军阵地发动了猛烈的反击,试图扩大突破口,策应外围友军的行动。他们作战极其勇猛,一度攻占了德军的一些重要阵地,给德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图卜鲁格的成功解围,像一针强心剂,迅速传遍了整个盟军阵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伦敦的报纸,更是用头版头条,以最醒目的标题,报道着这一“伟大的胜利”!丘吉尔首相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觉得总算是可以向国内的民众和美国的盟友们,有个交代了,说不定还能多要几船“格兰特”坦克。

面对图卜鲁格被解围、南北两翼都受到英军猛烈攻击的不利局面,隆美尔虽然也组织部队进行了几次反击,试图重新夺回对图卜鲁格的包围,但都未能成功。他知道,自己的非洲军团,在经历了数日的苦战之后,兵力损失严重,油料弹药也几近枯竭,已经无力再与兵力占优、士气正旺的英军进行大规模的正面硬撼了。为了保存实力,避免部队被全歼,这位“沙漠之狐”也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暂时放弃对图卜鲁格的围攻,命令非洲军团主力,向西,向着利比亚腹地的艾格代比亚一线,进行有组织的战略性后撤。

但是,隆美尔可不是那种会轻易认输的人,更不是那种会乖乖挨打不还手的主儿。即使在撤退的途中,他也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顽强的抵抗意志,不断地利用地形和有利时机,给追击的英军制造麻烦,打一些漂亮的阻击战和反击战,试图最大限度地消耗英军的有生力量,延缓其追击的速度。他就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狐狸,虽然在跑路,但时不时地还会回头咬你一口,让你不敢追得太紧。

隆美尔反扑,局势再转

就在英国人还沉浸在解围图卜鲁格的喜悦之中,以为隆美尔已经“不行了”,准备乘胜追击,一举将非洲军团赶出昔兰尼加的时候,这位“沙漠之狐”却在最出人意料的时刻,又一次露出了他那狡猾而又致命的獠牙!他要让英国人知道,狐狸的尾巴,不是那么好抓的!

隆美尔在将部队撤退到艾格代比亚一线,得到了一些喘息和补充之后(虽然补充的规模很小,远未恢复元气,估计也就是多发了几箱意大利面和几桶劣质汽油),敏锐地发现,当面追击的英军,因为战线拉长,补给困难,兵力也开始分散,其攻势已经显露出疲态,而且在指挥协同上也出现了一些混乱——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打脸”机会!

他觉得,机会来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给那些骄傲自大的英国佬们,来一个措手不及的“回马枪”!让他们知道,沙漠里谁才是老大!

1941年11月27日(一说为12月初,这北非战场的时间线,有时候比隆美尔的战术还让人捉摸不透),就在英军主力还在向西推进,试图巩固战果,甚至可能已经在开香槟庆祝“胜利”的时候,隆美尔突然集结了他手中仅存的、也是最精锐的装甲部队(主要是第15和第21装甲师的残部,这会儿估计连油漆都快掉光了),在夜色的掩护下,对冒进的英军南翼发动了一次极其大胆和突然的侧翼突袭!

德军的坦克,如同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英军的侧后方!那些威力巨大的88毫米高射炮,再次被推到了反坦克的第一线,伪装在沙丘后面,黑洞洞的炮口像死神的眼睛一样,在近距离内,对着那些毫无防备的英军“十字军”和“斯图亚特”坦克,发出了致命的怒吼!英军的坦克,在88炮的面前,简直就像纸糊的一样,一打就穿,一辆接一辆地起火爆炸,变成了燃烧的废铁。

英军南翼的部队,完全没有料到德军会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敢发动如此凶猛的反击,一下子就被打懵了!指挥系统陷入混乱,部队建制被打乱,很多坦克部队甚至还没来得及展开战斗队形,就被德军的坦克和反坦克炮给分割包围,或者被迫在恐慌中后撤。戈特将军在指挥上也显得有些犹豫和摇摆,未能及时有效地组织起反击,估计又在琢磨着是不是该换个祈祷姿势了。

更糟糕的是,由于恶劣的天气(沙尘暴又来了,老天爷似乎总是站在隆美尔这边)和德军战斗机的袭扰,英军在这一地区的空中优势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无法为地面部队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

隆美尔的这次反扑,虽然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他却巧妙地抓住了战机,集中了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一个“倒V字形”的钳形反击态势,狠狠地咬了英军一口!虽然这次反击没能从根本上扭转整个战局的颓势(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隆美尔也变不出坦克来),但也确实给英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和混乱,成功地迟滞了英军向西追击的步伐,也为非洲军团主力能够安全地撤退到更有利于防御的加查拉防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场被称为“托特”(德语“亡灵星期日”之意,因为战斗发生在11月23日,恰逢德国的亡灵纪念日附近,也有说法是指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让英军士兵感觉像是提前过了亡灵节)的遭遇战(广义上也属于“十字军行动”的一部分),再次展现了隆美尔在战场上那种化腐朽为神奇、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和“沙漠之狐”的狡猾本色。英国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刚解围的图卜鲁格,还没捂热乎呢,又差点让人给端了老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