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99章 沙漠中的毒蝎(第4页)

第99章 沙漠中的毒蝎(第4页)

仅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1942年6月21日,这个曾经让隆美尔头疼了八个多月的“眼中钉”、“肉中刺”——图卜鲁格要塞,就再次落入了德国人之手!超过3万3千名英联邦士兵(主要是南非和英国部队)放下了武器,成为了隆美尔的俘虏!这是自新加坡陷落以来,英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又一次奇耻大辱!

消息传到柏林,希特勒兴奋得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他立刻给隆美尔发去贺电,并当即决定,将这位在北非沙漠中屡创奇迹的“沙漠之狐”,破格提升为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也因此成为了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元帅(当时他只有50岁),也是唯一一位主要依靠在非洲战场的战功而获得元帅权杖的德国将领。这是隆美尔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也是他个人荣誉的顶点!

而消息传到伦敦,丘吉尔首相正在华盛顿跟罗斯福总统开会,商讨下一步的全球战略呢。当他从助手那里,用颤抖的声音听到“图卜鲁格已经陷落,守军三万余人投降”这个噩耗时,这位一向以强硬和镇定着称的“老狮子”,据说当场就脸色煞白,半天说不出话来,雪茄都差点掉在地上。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整个战争期间,所经历的最沉重的打击之一。”整个英国,也因为图卜鲁格的再次陷落,而陷入了一片震惊、沮丧和愤怒之中。

图卜鲁格的失守,对英军来说,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惨败,更是一次沉重的心理打击。它彻底动摇了英军在北非的信心,也使得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门户,彻底向隆美尔敞开了。

“阿伯丁行动”,英军急谋反攻,惨败收场

就在图卜鲁格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隆美尔还在为自己的元帅权杖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奥金莱克和里奇的催促下(或者说,是在伦敦的巨大政治压力下),居然还想着要组织一次“绝地反击”,试图挽回一点颜面,或者至少是阻止隆美尔继续向埃及腹地长驱直入。

这个反攻计划,代号“阿伯丁行动”(这名字听着就有点苏格兰高地的悲壮味道,估计是想沾点“勇敢的心”的光)。其核心思路,是想趁着隆美尔的部队在攻占图卜鲁格之后,兵力分散、补给尚未完全跟上、而且可能有点“骄兵必败”的空档,集中第八集团军手中仅存的一些装甲力量(主要是那些在加查拉战役中幸存下来的“十字军”坦克和少量“格兰特”坦克),对德军装甲突击集群那长长的、看似脆弱的侧翼,发动一次大胆的夜间突袭,试图将其拦腰斩断,或者至少是制造混乱,迟滞其前进的步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法是挺好,也挺有“英国绅士”那种“输人不输阵”的劲头。可问题是,这个“阿伯丁行动”,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不靠谱”的因素:

计划仓促,情报失误:英军对当面德军的兵力部署、阵地情况以及隆美尔的真实意图,都缺乏准确的情报。他们可能还以为,隆美尔在拿下图卜鲁格之后,会暂时停下来休整,没想到这只“狐狸”比猴还精,早就料到英国人可能会来这么一手,提前就做好了防备。

兵力不足,装备堪忧:英军能拿出来反攻的坦克,数量本来就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带伤”的,性能也不如德国的四号F2型坦克。更别说,那些负责支援的步兵和炮兵,也是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夜间突击,难度太大:在漆黑一片、地形又不熟悉的沙漠里搞夜间坦克突击,那难度系数,简直比在黑暗中给骆驼穿针眼还大!通讯基本靠吼,协同基本靠瞅,方向基本靠蒙,很容易就自己人打自己人,或者一头扎进雷区里去。

结果呢?这场被寄予厚望的“阿伯丁行动”,几乎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场灾难性的“黑暗大逃杀”!英军的坦克部队,在夜色中摸索前进,很多都迷失了方向,或者一头扎进了德军预先布设的雷区和反坦克炮阵地之中。德国人则以逸待劳,用精准的炮火和交叉火力,给那些在黑暗中乱闯乱撞的英国坦克,好好上了一堂“什么叫夜间反坦克作战”的课。

英军的进攻,很快就从最初的“突袭”,变成了一场混乱的“溃败”。坦克一辆接一辆地起火爆炸,步兵在德军的机枪火网面前伤亡惨重,指挥系统也再次失灵。奥金莱克和里奇试图通过这次反攻来“扭转乾坤”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在这场“阿伯丁惨败”中,被无情地碾得粉碎。英军被迫再次全线向东撤退,这一次,他们要退得更远,更彻底。

“英军全线退却至阿拉曼”

比尔哈凯姆丢了,加查拉防线上的“盒子”也一个个都“开了盖”,连图卜鲁格这个曾经的“英雄城市”都再次陷落了,“阿伯丁行动”的反攻又打了个稀巴烂……英国第八集团军,在1942年5月底到6月底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可以说是把之前在“十字军行动”中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那点“家底”和“人品”,全都给败光了。

奥金莱克爵士知道,大势已去,再不跑路,整个第八集团军都可能要被隆美尔这只“沙漠之狐”给包了饺子,到时候别说保卫埃及了,恐怕连回开罗喝下午茶的机会都没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